058“大巴扎”(2/3)

骆波发现,每一个客商的身边都围着好几个中间商或翻译。

这些人殷勤地为境外客商介绍着商品,然后转头利用语言上的优势再跟汉族摊主讨价还价,从中牟利。

骆波来到口岸后并未急着找王仪,他先走走看看,初步了解下口岸的商贸情况。

他转悠了小半天的功夫,就看见一个身材瘦削的维吾尔族汉子赚取的中间费用近两千块钱。

这一幕激起并坚定了骆波留在口岸当翻译的决心和信心。

在人头攒动的人流中,骆波看见一位个头不高的汉族年轻女子踽踽而行,背上巨大的货物压弯了她的身躯。

她的左手紧拎的面口袋眼看着就要拖地,右臂还要揽着襁褓中的婴孩。

让骆波感动和震撼的是她正抬头望着前面的路,一双眼睛显得笃定而有力。

骆波看着眼前这位为母则强的坚韧母亲,不由想起了自己的身世。

他穿过人群走上前,从年轻妈妈身上接过沉重的货物,帮着送到东边等候的班车上。

在跟女子交谈中,骆波知道这位年轻妈妈是个赶巴扎的个体户。

她每周都会来霍尔果斯口岸提些进口的货物,去赶巴扎。

年轻妈妈告诉骆波,身上的货物再重,挣得钱再少,赶巴扎的日子再苦,但也算是一门营生。

这些苦累都挡不住悉心呵护怀中婴儿的温暖,挡不住她多挣钱把日子好好过下去的勇气。

目送着年轻妈妈乘坐班车渐行渐远,骆波知道在霍尔果斯口岸无数个平凡的人,就如这位年轻的妈妈,刚才那位拉着一拉拉车货物的汉子,以及做中间商的翻译们都在用力活着、坚定前行、努力地生活着。

他们谋生的手段和方式不同,但大家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那就是挣钱,挣更多的钱。

这,不正是他骆波奋斗和追逐的目标吗?!

骆波陷入深思。

突然,骆波的肩膀被人从身后拍了下。

他转身一看,竟然是许久不见的王仪。

穿着长风衣的王仪笑眯眯打量着骆波,“老远就看到一个学习雷FENG好榜样的热心人,看着像你,走过来一看果然是你。怎么样,想好了?决定来口岸当翻译?”

骆波点下头,笑答:“想好了,正打算找你呢。”

王仪下巴朝东边摆摆,“走,吃饭去,我忙得早饭午饭都没吃,饿得顶不住了。”

骆波跟着王仪到市场边的一家维吾尔族面馆吃了拉条子。

他眼皮子活,提前结了饭钱。

俩人走出饭馆,街上的人流少了。

王仪抬眼望着西沉的太阳,抬腕看着手表上的时间,“算了,今天我就休息下,批发的大生意没啥了,就是点杂七杂八的小零售,走,看样子你是第一次来口岸,带你转转,熟悉下情况。”

俩人来到我国和哈萨克斯坦边境的霍尔果斯河的界桥上,桥中间用油漆画了一道红线。

骆波环顾四周,没看见界碑,纳闷地问着,“界碑呢?”

王仪指着桥两侧,“界碑离这里有段距离呢。”

骆波谈着自己对口岸的初步印象,“我还以为,怎么看上去这口岸就像个大巴扎呢?外国人能过来做生意的大巴扎。”

王仪闻言神秘地一笑,“第一次来这里的人是有些失望,不过,当你的钱包塞得鼓鼓囊囊的,你就不会这样认为了。”

从我国地界走过来一位身穿绿军装的军人。

他跟王仪很熟悉,笑着提醒道:“王大姐,在对方的地界别待太长时间。”

骆波听了快步朝军人身旁走去。

王仪笑呵呵介绍道:“向连长,这是我兄弟骆波,以后在口岸给老毛子当翻译,你给他灌输下爱国主义思想呗。”

向连长也算是个热心人,他向骆波讲述了18号、20号、21号、22号界碑的历史。

骆波听后激情蓬勃,激起了心中的家国情怀,他对着语重心长的向连长承诺道:“向连长,放心,我做边贸生意肯定会遵纪守法的。”

向连长给骆波讲述的是“耻辱碑”(也叫“警示碑”)的往事。

18号、20号、21号、22号戒备是1881年清政府与俄国签订不平等条约《中俄伊犁条约》竖起的界碑。

当年由清政府出资、沙俄政府制作,并被刻上了沙俄的双头鹰标记。

在埋设界碑时,腐败无能的清政府竟然没有派官员到现场监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