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兄弟姐妹们,来了,就是会泽人(2/3)

这种制盐方法,全程采用管道运输,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人力、物力,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只不过,大唐的冶金工业并不发达,市场上根本找不到开采盐矿所需要的钢管。

也就是说,胡莱要想开制造盐厂,首先还得先炼铁炼钢。

不过,开冶金厂和造盐厂,这二者倒是也并不矛盾。

本身,他们造反就需要大量的精良兵器。

要制作好的兵器,自然需要好的原材料。

那么发展冶金工业,也是必须的。

所以胡莱决定双管齐下,山这边吭哧吭哧挖盐井、建盐厂;山那边吭哧吭哧地开采铁矿,发展冶金工业,搞得如火如荼。

但很快,胡莱就发现了一个致命的问题。

那就是。

会泽县的工人们,工作的积极性并不高。

自从胡莱穿越到这里,将会泽县发展成天下第一县之后。

县城以及下辖的很多乡镇、村庄里面的人们,开始富裕起来,生活水平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人吧,温饱之后,手里的余钱一多,干活的积极性也就下降了。

可是,这造反大业迫在眉睫……正是需要人干活的时候啊!

他胡莱现在,必须加快速度,将制盐厂和冶金厂建造出来,做好造反大业的物质准备。

否则的话,将很有可能到影响到他们的造反大业……

如果到了玄武门之变那天,让李世民那老阴贼得逞,成功干掉太子的话……

那他胡莱这条小命,也就要交代在这了。

……

一时间,胡莱抓心挠肝,急得不行。

害!

造孽啊!

这会泽县的人们,都太有钱了。

该到哪里,去找一些踏实、勤奋的壮劳力来干活呢?

也是在这个时候,胡莱第一次,深深地感受到。

原来,太有钱。

也是一种罪过……

就在胡莱一筹莫展的时候,突然有手下来报,说城外来了几百号陇右道那边过来的灾民,问胡莱要不要让灾民进城。

“陇右道?”

胡莱挑挑眉,有几分疑惑。

“是的,大人。那些灾民是从陇右道过来的。人数大约在千人,一个个面黄肌瘦,穿着破破烂烂的,拖家带口,有老有少,看着十分可怜。”

那手下回答。

“不对啊!现在不是大唐盛世吗?天下,竟然还有吃不饱饭的地方?”

胡莱皱起了眉头,这和他在历史课本上见过的大唐,貌似有些出入啊。

此时,一个胡子花白的老头子向前几步,朝着胡莱拱拱手,道:

“大人有所不知,陇右道那边今年大旱,庄稼几乎颗粒无收,再加上近些年边境时常有异族进犯,那边的年景,不是很好。”

“百姓流离失所,吃不饱、穿不暖,是时有的事,甚至卖儿卖女,也常有发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