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高柳蝉(2/2)

??就像《诀君子》中的陆婉凝。

??从来没有一部作品能够让太后这样震动,一个闺阁之中规规矩矩的千金小姐,走出闺阁,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这样的转变带给太后的震动,要远远超过女主角本来就是一位女英雄,驰骋战场,立下赫赫战功这样的情节。

??“本宫一定要排这出戏,皇上若是有异议,请先把《诀君子》看完再来说罢。”太后说道。

??太后说一不二。

??皇上无法,只能将太后的意思放出去。

??“太后非常喜欢《诀君子》”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传遍了朝堂。

??在这个时候,谁再提《诀君子》扰乱礼法,那就是和太后对着干,太后这一“喜欢”,无疑成了盖棺论定,朝臣们的议论,只好到此中止。

??宋凌霄听完之后,惊叹道:“竟然还有这么回事。”

??他爽了。

??“别急,还没完。”陈燧说道,“托你那位神奇的老妇人的福,现在太后想见薛琬,不日便会传出消息。”

??“咦?”

??“你是否现在安排条船,把薛琬接过来?”陈燧笑道,“这是好事,说不定,他们父女的僵持,就会到此有个结果。”

??“他们断绝父女关系了。”宋凌霄提醒,“早就已经有结果了。”

??薛从治那日目睹薛琬毅然决然地乘船离开京州,当即发下誓言,说要与薛琬断绝父女关系,之后,薛从治确实也是足够坚决,没有再去找薛琬。

??直到三个月后,薛琬的新书上市,薛从治才又坐不住起来。

??薛琬并不如薛从治想象中那样,离开他就无法过活,反而在离开他之后,还过得更好了。

??那部《诀君子》上市之后,也是广泛地受到热捧。

??薛从治想象中薛琬回来哀求认错的景象并没有出现,反而成了另外一种情形,薛琬的名字满大街都是,人人都在议论薛琬的新书,以及薛琬的身世。

??薛从治恼羞成怒,这才开始发动自己一派的人,上书朝廷,声讨这部《诀君子》。

??一开始确实如他所愿,反对的舆论带起来了,可是后来,太后不知道从哪儿看了《诀君子》,留下一句:“本宫看这本书很好。”

??太后这一句话,把薛从治前期费尽心机堆起来的舆论都给压下去了,可谓前功尽弃。

??薛从治正在恼恨之时,宫里又传出消息,太后召见薛琬进宫,拉着薛琬聊了三天三夜,对薛琬欢喜不尽,似乎有意将薛琬留在宫中。

??如今皇上尚无所出,很多传言甚嚣尘上,太后与薛琬一见如故,很有可能将薛琬安排在西宫,将来前途无量。

??听到这消息,薛从治又由恼转喜,如果他们老薛家真能出一位皇后,倒是不枉他花费如此多的心血,将薛琬养成一位名门淑女,看来,是命该如此,朱小山配不上薛琬。

??在产生这么许多意淫时,薛从治显然又忘了自己和薛琬已经断绝了父女关系。

??太后将薛琬留在宫中数日,确实有相中儿媳妇的意思,只是薛琬既然选择了从薛府出逃,自然不会再考虑进入一座更大的牢笼之中,太后也理解薛琬的选择,最终封她为女史,准许随时出入后宫,准许借阅宫中的典籍。

??这对薛琬来说,就是莫大的奖赏了。

??而薛从治听到这个消息,略有失望,接着又想,薛琬写出那么大逆不道的书,太后就算一时鬼迷心窍接见了她,也不可能让她真的去伺候皇上。

??而且,这么多的官员千金,也只有薛琬被封为女史,这说明还是他们老薛家教导有方。

??薛从治心里的火气被抚平了,他不再上书挑事,而是坐在家中,等着薛琬前来登门道歉。

??差不多也该有个结果了吧,总不能一直这样分隔两地……薛从治等啊等,薛琬都没有来。

??薛琬直接坐船回余杭了。

??薛从治勃然大怒:“不孝女,竟过家门而不入!”

??管家疑惑:“不是老爷您说要断绝父女关系?”

??薛从治改为对管家发怒:“你这话什么意思,血缘亲情,难道也是说断就能断的吗?”

??管家腹诽,当初您强迫小姐嫁给朱小山的时候,也没见您顾念着血缘亲情啊。

??说到朱小山……朱首辅最近的日子不大好过,因为一桩盐引案,牵扯出朱首辅的两个亲信,皇上最恨结党营私,便派了刚正不阿的傅玄去调查此案,朱首辅有些慌了,他那些太极招数,厚黑手段,在冷面无私的傅玄那统统不顶用。

??如今朝野之间已经开始传这样的风向,朱首辅的位置坐不久了,傅玄有可能会东山再起。

??如果当初薛琬嫁给了朱小山,朱家一朝失势,薛从治作为亲家也会被牵连,尤其是结党营私这样敏感的罪名。

??幸亏薛琬和朱家闹掰了,现在满朝上下最清白的就是薛从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