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黄老爷是个好人(1/4)

深秋。

即便是在江南,也变得逐渐寒冷起来。

松江府的官道旁,有着不少的枫树林。

红通通的叶片,随风飘摇着,显得十分可爱好看。

远处的田野里,辛勤的百姓们,并没有在才成秋收之后,就彻底的歇下来,还在田间地头做着疏通沟渠等农活。

而枫树林下,也并没有所谓的‘停车坐爱枫林晚’的野趣场景。

除非是傻子,不然柔软的大床,不比狭小的马车舒服?

杜牧那货,大概只觉得野战刺激,却根本不懂得,真正的床笫之欢是怎样的。

官道上,七匹战马驮着七个人。

不是旁人,正是隐藏身份出京,前往沿海灭倭前线的朱瞻基等人。

路并不是去松江府城的,而是直直的往大海而去的。

朱瞻基在心里,评判完杜牧的野战诗,目光投向前方,官道尽头的小镇。

小镇不大,三五百户,千余人生活聚集地。

镇子就是依靠在官道旁修建的,一眼能从这头看到另一头。

镇子上,有阵阵的读书声传出,百姓们围绕着镇子外围,在修建着些什么。

整个小镇,显得格外的生活和忙碌。

于谦却是满眼的忧虑,淡淡的颂唱着:“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文正的渔家傲·秋思。

可是这里是江南的松江府,并未是在塞下。

这里也没有衡阳的大雁,有的是茫茫万里大海。

不过于谦显然是在借旧时诗词,抒发如今的心情。

如今,于谦同样是在大明海疆,同样是功业未成,同样是不知何时了。

他不知道,这一场事关整个大明倭患的军略大计,要到什么时候才会结束。

心中的忧虑,自然是情不自禁的就产生了。

朱瞻基开口:“一日不除倭寇,大明海疆便一日不得安宁,在倭寇未成大患之前,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要比等到事不可为之时,再做亡羊补牢之事,更加容易。”

于谦点点头:“这个道理,我也是知晓,但想到因为宵小倭寇,我大明官兵就要出现损失,我心中不忍……”

“一将功成万骨枯!朝廷定然是做不到拿将士的生命,铸就不朽功绩,但想要灭除倭患,牺牲是不可避免的!”朱瞻基沉声回答着。

队伍,也在不断的靠近着小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