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乱象已生(1/2)

老皇帝揉了揉双鬓,再次将目光落在了那道密信上。

此事,无解啊!

楚昭仪不经意的一瞥,便看见了密信上的内容,她忍不住惊呼了一声,“陛下这……”

这些事情,老皇帝显然也没打算瞒着楚昭仪,不然不会将这密信大喇喇的放在案前。

“老七的手下,短短四天时间,几乎把肃州翻了个底朝天。这看似简短的一封信,可透露了不少的东西呢。昭仪,你可知道,老七麾下这支军马是何跟脚出身?”老皇帝问道。

楚昭仪略作思考,轻声说道:“陛下如此反问,想来他们的出身要么是很厉害,要么就是很一般。肃州地贫,民风彪悍,好勇斗狠,若妾身猜的没错,他们应当都是民儿那安置营中的百姓吧?”

老皇帝哑然,“爱妃果真聪慧,这些人马,的确是安置营中那再寻常不过的百姓。可就是这些百姓,四天时间攻克城池一十九座,连战连捷,毫无败绩。朝廷花了大量的银子,招募的良家子,连他们的一合之敌都算不上。”

“老七这东路军,更是夸张,九千人马,平均每日攻克两座城池。如此一看,朝廷的地方官被匈奴几百几千骑兵便撵的跟狗一样,主动弃城投降,好像倒也不为过了,一帮废物!”

楚昭仪微微摇头,“陛下这话便有些厚此薄彼了,百姓胜在兵多,而匈奴骑兵胜在实力强劲,若狭路相逢,孰胜孰败,尚未可知呢。但有一件事倒是明了的,这些地方官,分明就是拿着朝廷的俸禄,在——颐享天年。”

“你看看你,在这事儿,你还要偏袒一下。但你说的确实有道理,老七善养兵,倒是个将才,只是……”说道此处,老皇帝又忍不住想说宋民的病,但又迅速打住了,转移话题说道,“只是,这乱象终归是有大麻烦啊。”

“陛下不防走一步看一步,有皇甫将军屯兵陈仓,肃州乱不起来的。那些人就算是想以此为借口,趁势而起。皇甫将军大军西渡,杀上几个人,也就过去了。”楚昭仪轻轻柔柔的说道。

但这话听在老皇帝的耳中,却是心中一个激灵。

“还是爱妃手段黑呐,这样的事情,不到万不得已,朕不想做。”老皇帝说道。

皇甫鸿大军陈兵陈仓,确实是他的一步棋,且是防着很多面的一步棋。

他就像是一颗钉子,钉在了包括肃州、并州在内的西北乱地上。

但不到万不得已,老皇帝并不想让皇甫鸿大军西去,杀上宋民的一些人,来平息朝廷有心之人的怒火。

这么做,完全就是自断一臂,为他人赔笑脸。

楚昭仪苦笑一声,“不到万不得已,妾身也不想提这样的建议,但……。妾身妄言,以如今的朝廷局面,哪怕是一点星星之火,也恐成燎原之势。”

老皇帝不管多么不想承认,这也是一个令他很无能为力的现实。

一声无奈的长叹后,老皇帝烧掉了那封密信,“那就且走且看吧。”

这一句话,算是给这个事情定了型。

也算是认同了楚昭仪的建议。

……

皇帝坐镇长安耳目通达,但并不代表所有人都对这件事情知情。

山高路远车马慢,传递一个信息,在这个时代,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肃州地处大周西北偏野,对于真正的上层势力而言,这样的土地,谁也不屑于要。

费尽心机要那么一片黄沙弥漫,连根草都不长的土地做什么?吃沙子吗?

但和肃州相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的益州,最近也不是很平静。

益州牧宋景林,世袭鲁恭王,坐镇益州。

他这个王爷,和宋民那个王爷相比,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宋景林享有对益州的全权治理之权,养兵二十万。

这个眯着眼睛打盹打了大半辈子的王爷,最近也不知道怎么的,忽然间睁眼了。

左眼一瞧,呵,太子好像要换人了。

右眼一瞧,嗯,这个肃王不太对劲。

于是,他大手一挥,提笔一批——练兵!

往北边送了五万,又往东边送了十万。

北边他美其名曰,北地宽广,适宜练与匈奴对战之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