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2章 调兵(4/4)

原本欣喜的心情又稍稍有些散去。        首发更新@

“只有三千的话,若只用于防范上党内乱,自然是够了。”

邓芝沉吟一下,继续说道,“但眼下之事,我们不可心存侥幸,还是要做最坏的打算。”

如果贼子。(本章未完!)

第1212章        调兵

内外并举,到时魏贼大军趁机进入上党,那太原郡仅用三千兵力防范上党方向,恐怕有些勉强。

于是他有些斟酌地说道:

“雁门塞现在尚有三千守军,本是与平城呼应,以防胡人在雁门郡作乱。”

“依王将军之见,若是此时抽调两千人,交与王将军,那雁门郡的胡儿,可有胆子趁这个机会作乱?”

“不会!”王平肯定地说道,“只要在入秋以前回军,就不会。”

这几年来,雁门郡新设的工坊和草场,疯狂地吸收着附近的青壮劳(动)力。

不仅仅是胡人,也包括汉人。

草原年年有白灾黑灾?

不要紧,来平城的工坊和草场打工吧,不但能养活了自己,还能养活家人。

害怕处于汉魏交界的幽并冀州再起战乱?

不要怕,来平城的工坊和草场打工吧,不但能养活了自己,还能养活家人。@精华\/书阁*首发更新~~

不想再被豪右和屯田客府盘剥?

来吧,来平城的工坊和草场打工吧,不但能养活了自己,还能养活家人。

所以这些打工人,怎么可能会砸了自己的饭碗?

让自己和家人再次陷入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居无定所,朝不保夕的境地?

相反,他们为了保住眼下的日子,更愿意维持边塞的稳定。

唯一可虑的,还是前面所说的,秋日的时候,北边胡人一下子涌入太多,会有可能造成治安问题。

以胡人的野性,若是治安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很快就会成为动乱。

当然,这些道理,读书太少的王平,自然不可能自己琢磨出来。

但谁叫校尉府长史是讲武堂的大师兄呢?

张远是从参谋团出来的人,他有一个习惯:平日里多做假设,多做预桉。

针对平城的情况,身为护鲜卑校尉府的长史,张远自然会考虑过种种可能发生的情况。

得到了王平的肯定回答,邓芝松了一口气。

五千战兵,只要提前做好准备,堵死太原与上党之间的要隘,想来足以保证太原的安全。

如果上党真的生变,后面要不要进入上党平乱,最终还是得看事态的发展,再做决定。

毕竟太原的东面,还有一条井陉,直通冀州常山郡。

万一贼子是打算多路进犯怎么办,意欲一举吞下并州怎么办?

虽然可能性不大,但亦不可不防。

“那使君觉得,这五千人要守在何处比较合适?”

“祁县吧,这五千人不宜分散,不如全部驻于祁县。”

邓芝早就考虑过这个问题,或者说,这几日,他一直都在考虑这个问题:

“进出太原与上党之间的要道,祁县乃必经之地。”

“就算有人想绕险路,只要多设些哨探,就能及早发现,从祁县也能完全来得及赶得过去。”

王平一听,不再犹豫,起身抱拳道:

“军情如火,既然邓使君有所安排,那某就立刻回转平城,点齐兵马,早一日到祁县,也能早一日做好防备。”

邓芝听到这个话,不禁上前,握住王平的手,脸上的神色,有些感叹,又有些愧疚:

“如此急唤王将军赶来,又让王将军匆匆回去,心中实是不安,待此事过后,我亲自在刺史府给王将军摆酒设宴!”

“同是为国效力耳,使君不须如此。”

“吾正是为了王将军的报国之心。”

邓芝与王平商议完毕,两人再没有在雁门塞多做停留,一南一北,各自回去准备。。

第1212章        调兵

/22/22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