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提示过渡章节比较无聊(1/2)

雁门关北靠雁北,南屏忻定,盘踞在恒山山巅,山脉崎岖峭拔,位置险要,易守难攻。

自秦皇一统天下,着令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出雁门,北击胡人,悉收河套之地,修筑万里长城后,雁门关便一直是塞北通往中原的咽喉要道。

天下九塞,雁门为首。

雁门关一旦失守,匈奴骑兵长驱直入,于汉庭来说,意味着彻底失去了第一道防线,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防线,所以雁门关自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哪怕是阿娇知道的后世,胡人也常年入侵雁门关,兵乱从未停歇过。

雁门关顺延山势而建,绝顶置关,山下境况在山上兵所哨塔里一目了然。

关内最近的小镇和其它地方的城镇不同,这里城楼上建哨所,每日每时都有卫戍巡城,提防敌军从后背来袭。

为避免路上扰乱民生,惹人注意,阿娇带来的一百五十禁卫全换了便装,分队跟在后头,阿娇带着人,还未至城门下,哨所上巡逻的士兵便发觉了,发了弓箭鸣示,“来着何人?”

阿娇张弓,将文书射到了鼓楼墙壁上。

不消片刻,雁门镇城门开。

这时候的城墙多数还是夯土做的,厚归厚,却因年代久远,墙壁斑驳,已被风沙侵蚀出了空洞,城门一开,黄泥土扑簌簌往下落。

东面和西面都有戍边的工匠在做活,加固城墙,用的还是北边这块到处都是的黏土泥。

阿娇也不待臣僚来接,自己牵着马入了城,出了江陵城,越往北越冷,过了晋阳往边境走,很难再见到大片肥沃的土地了。

尤其雁门郡内,田地荒废,凉寒的风裹着漫天黄沙,吹得人睁不开眼睛,一片萧条。

不算干旱水涝的荒年,沿途的百姓们却衣衫褴褛。

街面上有集市,却很萧条,只有林立的土墙店铺,昭示着这里曾经繁荣过,是胡人和秦人们交易买卖的地方。

秦末发生了动乱,国力不足,匈奴人也不用买东西了,需要什么,直接抢了就是。

钱,铁器,粮食,女人,奴隶,有什么抢什么。

临近年关,许多店铺都关门了,屋檐脚下烂毯子一放,躺着些流浪汉,也有些半大的小孩。

阿娇让宁仪拟张告示,招人,不拘什么年纪什么性别,只要有手有脚,来了,阿娇就会让他们有事情做,她手里有粮食,除了三天后会到的过冬粮,剩下两批,秦阳会陆续将粮食从并州送进雁门关。

手里有粮食,办起事来就方便很多。

宁仪找驿馆写文书,前头疾步迎来六七人,皆着官服,领头的是雁门关长史公羊呺。

“臣等见过公主。”

阿娇让他们不必多礼,只让公羊呺随侯,其他都先散了。

阿娇先问起了匈奴的情况。

公羊呺今年年逾四十,家在晋阳,调任雁门关长史已有五年之久对雁门郡的情况很熟悉,“秋九月,部落首领多布带着一千余奴贼,南下劫掠,过了雁门关,直入雁门郡,截走了军粮,掳掠人口八百余,冬十月,又有一千匈奴兵南下,冯太守带兵御敌,虽是将匈奴赶出了雁门关,但军民依旧不得安生。”

两人在街道上走着,公羊呺看满目萧条,叹道,“雁门已经没什么可抢的了,留在这的,除了被发配来边关的卫戍,剩下大多都是老弱病残,没处逃的,雁门郡喂不饱匈奴人,匈奴兵接连几次骚扰,都有要南下直入新兴郡的苗头,冯太守已经兵分各处警戒了。”

公羊呺说着,朝阿娇郑重拜了一拜,“公主别看刚才只有七八人来迎接公主,这是太守府所有有头衔的上官了,大家都听过公主的名号,就盼着公主来,雁门郡富了,才有人心守边,真就这么一年年荒凉下去,守起来也艰难。”

阿娇点头应了,“我会尽我所能。”

雁门关的人痛恨匈奴,更痛恨汉庭的尖细,陶七公主和郅中尉杀中行说的事迹,甚至被编成了口头歌,歌词里吹她是无所不能的飞天女将军,东耶王一家人团灭后,陶七公主专克匈奴人的名声更上一层楼,后头再与郅都定了亲,两人的传说演变成了黑白双煞。

花样繁多,阿娇一路上听过好些版本,越是到了北边,越是被传得神乎其神。

倒不是阿娇有多厉害,而是匈奴人年年烧杀抢掠,人们敬重抵御匈奴的将士,只要有一点希望,都会被编织出无数的传说,因为需要一个稻草人,能守在麦田里,吓退来偷粮食的强盗。

譬如此时的冯敬和郅都。

譬如以后的卫青、霍去病,李广。

阿娇希望冯敬和郅都平安无事,屡战屡胜,也希望卫青能平稳地成长起来,屹立不倒,替国人守住一片能安居乐业的土地。

阿娇看了看北方,问起了郅都和冯太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