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冷静?怎么可能还冷静(2/4)

不过真当他想笑出来的时候,那一句句的辱骂,却如同钉子一样击打在了他的胸口上,让他无法笑得出来。

当年他能狠下心活埋了叔父所有的子孙,就是因为当年他父亲巴兹尔战死,跟着母亲来投靠叔父之后,叔父家的堂兄弟姐妹就拿这个来羞辱他。

说他是母亲与下人苟合才生下了他,说他不是阿尔斯楞汗巴兹尔的亲生儿子,企图用这个来否定他阿尔斯兰汗的继承人地位。

不过,虽然被翻出了内心的伤疤,濒临暴走的萨克图深吸了几口气以后,还是可以勉强压下心中的怒气,主不以怒而兴师这个准则,仍然还存在于萨克图的脑海中。

咳咳咳!喊完这一长串词,哪怕手里拿着可以扩音的铁皮喇叭,马鹞子依然累得连连咳嗽,他朝着张昭看了一眼,示意已经嗓子冒烟喊不出来。

张昭走过去,轻轻接过铁皮喇叭,他清了清嗓子,看来这萨克图能抗住侮辱祖先和质疑血统,就不知道这一顶硕大的绿色大帽,他能不能抗住了。

“萨克图,你这缩头贼奴,还认识这几套头饰吗?这是你赐给你四位后妃的,当年你还允诺她们可以世代跟随你享受富贵。

不过现在嘛,大圣天子看不上你的残花败柳,要将她们赐给下面的军将,是老子我好心,免得你太难堪,勉为其难就收纳了你的王后。

她现在可乖巧了,看看某身上的锦袍,这就是你王后日夜赶工绣出来的,本来这是应该属于你的,不过曹氏说你背弃祖宗,合该身穿波斯胡装,何德之有可以自认中国之种乎?”

张昭身上的锦袍,是唐代武将经常穿的那种坦露右臂的战袍,这是唐宋高阶武将的标配。

这里有个跟后世认知不一样的地方,张昭没穿越前也以为喀喇汗这种九姓乌古斯和三姓葛逻禄组成的国家,必然是非常中亚突厥风的。

但事实恰恰相反,在萨克图改信天方教引入波斯文化的之前,整个喀喇汗国是非常唐化的,从衣食住行到宫舍器具再到军事装备,都是清一水的大唐风格。

至于跟喀喇汗接壤的于阗金国和高昌回鹘汗国更是如此,这两家甚至连官职都模仿大唐的。

而哪怕萨克图把喀喇汗的文化引向了波斯,不过在他内心,实际上还是以中国人自居的,这甚至反应在了喀喇汗历代可汗的铸币上。

喀喇汗的历代铸币上多有桃花石.布拉格汗或者大秦之王,大秦与东方之王等称呼。

这表明喀喇汗历代君王,其实一直把自己当成了中国人,而不是波斯化的突厥种族。

同时期的波斯萨曼王朝文献和黑衣大食也就是阿巴斯王朝的文献中,也称宋朝为上桃花石,契丹辽国为中桃花石,喀喇汗国为下桃花石。

后世很多阿拉伯史书中所称的中国之王或者桃花石可汗,很多都不是指中原的辽金宋,而是指统治了西域与中亚河中地区的喀喇汗国。

历史上喀喇汗国可汗以中国人自居的心里优越感,在耶律大石建立西辽后达到了顶峰,虽然之后就开始逐渐下降,但仍然一直延续到了几乎亡国。

这股自我认知和自我归属的习惯,丘处机到中亚后都还见到过,最后要等到蒙古人的察合台汗国彻底绿化才基本消失。

在此之后,西域和河中的诸多民族,才开始从心理上把自己当成了天方教化突厥种族的一员。

布拉格汗萨克图只感觉自己的脑袋一阵炸炸的疼,如同所有人认为的那样,虽然萨克图皈依了天方教,但实际上这并不表示他与波斯人、大食人就有多亲近,他皈依天方教实际上是出于三个考虑。

首先,大唐的政治制度其实不怎么契合唐军退出西域后的安西经济和文化,反倒是同为有半游牧习惯的波斯萨曼王朝的政治制度,更能适应安西的新形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