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9章、长舌(3/5)

思至此,郑璞心中恼意冰消雪融,便含笑拱手作了一礼,声音淡淡,“如此,那便多谢杨参军体恤,不让我劳于案牍了。不过,彼此同署为僚,在下亦多言一句。北伐未始,正是朝廷用人之际,劝杨参军莫要因小失大。”

言罢,不等杨仪反应,便转身步出参军署屋。

徒留那杨仪,目睹他背影,又一阵竖眉切齿,赤色浮面。

竟十日之功,几无眠,方才将画地度田之事悉数完成,本想由此打压那郑家子的气焰,亦想趁机看看,那郑家子恼羞成怒的失态。

哪料到,其不过淡淡一句多谢,便将此事带过了?

莫非,素以性情刚愎著称的他,近日竟改性邪?

煞费苦心,却白费功夫的杨仪,心中兀自怒不可遏,亦有几分怅然若失弥生。

尤其是,睡眠匮乏的眩晕,与自身那股酸馊味隐隐拨弄着鼻息。

唉............

与一小辈置气,弄一身狼狈,不过徒增笑柄矣。

略作思吟,倏然觉得索然无趣的杨仪,微垂头摇了摇,自嘲的笑了几声,便收拾案几狼藉,准备归家休沐一二日。

而看似风度翩翩,潇洒离去的郑璞,步出署屋后,心中亦颇有踌躇。

倒不是,依旧对杨仪心意难平。

乃是自身此时,无事一身轻,竟不知该去作什么。

他书佐之职,本就无确切职责,暂代门下督的句扶又尚未归来任事,且也不好前去请示丞相诸葛亮。

一来,若是去了,必然言及自身与杨仪争执之事。

为人处世,刚而犯上,乃性情使然。

然署事之时,不睦于同僚,因私而废公乃大忌。他可不想因此事,在丞相心中留下一搬弄口舌是非的印象。

另一,则是前日,以天子深居宫内之事面谏丞相,丞相不置可否。

郑璞不知,乃自言犯了忌讳,抑或者是丞相别有心思,一时之间不好再去打扰。

唉,罢了。

且归自署屋内,寻个书传消磨时间吧。

杨仪自署画地度田之事毕,必然要上报于丞相,届时丞相自会嘱我他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