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庆幸(4/4)

原来是归吴了。

稍作释怀,郑璞微笑颔首作谢。

旋即,又在心中道了声好险,庆幸自己匆匆离开建业了。

无需多虑,便知道孙权急召陆逊归去建业是为何——无非乃是计议他所献之策了!

莫看那日他对孙权慨然作,声称什么破合肥下寿春、青徐在望、夺荆襄犹如探囊取物,看似践行两国互盟之谊、为吴国筹画雄起之机尽心尽力,但实际上这样的宏伟蓝图连出谋划策的他都不信。

不是他居心叵测,在筹画时暗藏隐患什么的。

而是他觉得以江东的兵制与偏安已久,很难戮力一心进取。

如若是换成汉军的同仇敌忾,魏国淮右果真出现了可阴袭的时机,此谋划成功的几率或许能有六七分。

但换成江东嘛,郑璞觉得一切天遂人意的话,合肥新城或可破之,但寿春城就莫作念想了。更后的席卷青徐等,权当痴人说梦罢!以水师称雄的江东,想在陆上攻城拔寨势如破竹,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去转变。

至于明知如此,郑璞还之凿凿嘛.........

江东能否破合肥下寿春,与他有何干系?与大汉有何干系!

谋划在人,成事在天。

计若成,谋划之人必然有功;但事败了,上至天时地利人和,下至将领临阵调度与兵卒士气以及辎重粮秣补给等等,身为筹画士,还无有理由推脱责任不成!

再者,纵使孙权事后迁怒于他,那又能如何呢?

总不至于再度背盟兴兵来攻巴东郡,抑或派遣死士来刺杀他吧!且到了那时候,江东已然为大汉分去魏国的兵力了!

呵~~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权知彼而未必知己,且战合肥屡屡丧兵而归,是故他胆敢侃侃而谈、尽显智珠在握的蛊惑;但若陆逊与席,他难鼓唇摇舌矣!

天才本站地址:..。手机版阅址:.pppp('蜀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