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羞辱(3/4)

且还不算大军日常消耗的粮秣与辎重呢。

在岁初将不少粮秣转运去雒阳救饥馑之荒后,关中数年积累的粮秣亦不丰了。

至少,以现今动用十余万大军的损耗计算,今岁秋收之粮必然要用上。

或是说,他倏然间发现,原本占尽战略先机与兵力优势的自己,在蜀相诸葛亮数个不起眼的调度之下,竟隐隐有了优劣逆转的趋势。

罢了,多思亦无益。

无论如何,今优势仍在魏军这边。

只要他勒令关中各地兵马高垒深沟,不给逆蜀速战速决的机会,就是仍能达成消耗逆蜀战争底蕴的战略初衷。

如此安慰着自己的司马懿凭案起身,将方才的忧思抛却心头外,步出都督府巡视城防与将士落营状况。

然而,丞相会如他所愿吗?

秋七月了。

如司马懿所料,毌丘俭督兵尚未赶到京兆郡时,关兴部便遁入秦岭谷道归去了;而安定郡的萧关,同样有汉军出扰。

在魏军主力南下后,赵广部便不再乌水河谷警戒,而是合王平与句扶两部之兵出萧关。

兵马不算多,堪堪九千步骑。

受限于魏军在安定郡多设戍围、以及牵弘督乌桓突骑在侧牵制,赵广部并没有如愿长驱袭击魏军的运粮队。

但王平与句扶却得手了数次。

盖因句扶所督领的士卒皆乃板楯蛮;而王平所督领的士卒乃是先前“青羌五部”,扩募后被丞相改名为“无当”、号“飞军”。

皆乃大汉的中军精锐!

虽然他们两部合兵不过六千余人,但魏护军薛悌即使督万余人来围堵亦无法遏制。

两军在野鏖战了一次。

兵力处于劣势的汉军,楞是将两倍有余魏军一举击溃,临阵斩杀了千余人。

若不是爆发战事之地离萧关有些远了,令王平与句扶担忧过于深入敌境会导致归路被断,故而没有追击,恐不知魏军被俘多少。

但效果却是显著的。

此战之后,魏国的运粮队皆远远的绕开了朝那县,平添了将士与黎庶的转运之苦。

且还影响到了夏侯儒部的调度。

战后,被丞相留统陇右诸事的右将军吴班,亲自赶来镇守萧关,让赵广与句扶以及王平得以分身转去了祖厉县。

既是意有进军乌水河谷之意,又有沿着祖厉河兵进旱平川之图。

对此,败了一阵的薛悌,只得严兵在乌水河谷戒备,且作书去与夏侯儒示警,让其早做预备。

夏侯儒得报时,当即暴跳如雷。

他又如何能从容戒备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