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91 章 第 391 章(3/3)

和心腹商量好各个位置上放的人,许盈又将此时建邺台阁的任职情况做成表格,贴到一边观看:“台阁到底是执政天下所在,哪怕被将军府这边分权,也须时刻注意...哪些位置上得放人?不见得是显要之位,只是要能总能全局...”

未来有一段时间,许盈注定要和建邺台阁互相合作,又互相提防,所以往台阁那边放眼线是正常操作!正经官员不必刻意安排,那些作为秘书的吏员倒是更好些,既不起眼,又方便收集信息...很多事其实是瞒上不瞒下的!

这件事倒是不难,当初袁继驱赶台阁来到建邺,中间是死了不少人的!后来京口乱了一遭,虽没有爆发大战,但乱局中必定死人。这样来来回回折腾,如今台阁可有不少空当,特别方便许盈安排人手。

安排着这些事,许盈很小心地构建起了地方衙署与将军府的联系,努力让上通下达,提高效率,减少内耗。

乱世之中,执掌一方者大多很注意武力,进一步的,也会很看重农业生产、教化之类。但建立起一个合理的、有效率的军政架构的并不多,这不是不想,而是有的人能力不允许,有的人形势不允许,有的人财政不允许,有的人不以为意......

而事实上,因为此时大家的政府运行方式都太烂了,在这上面做一些改革,是可以投入小、收益大的——毕竟基础太差,按照边际递减效应,这种时候最容易获益。

许盈有这个能力,也有这个意愿做这件事,至于形势,在他挟讨袁之大功,奉立羊氏天子之作为,承海内之名望时,形势是前所未有的好的。确实有人不买他的账,心里的小九九多的很!但形势比人强,在眼下这个局面中,有想法的人也暂时按捺了下来。

算来算去,如今许盈做这件事最大的阻碍其实是钱......

因为自己足够有钱,哪怕是练兵、起兵都没有因为钱困顿过的许盈算是第一次意识到缺钱是怎么回事——他是有大笔产业,手下也存了大笔钱粮,但相对于个人,或者一个小型割据势力来说十分丰足的钱粮,对于维持整个江左天下,那又是难以为继了!

许盈想要改变如今地方官员没有俸禄,全靠自己在地方搞钱维持生活的烂糟局面,以此入手加大对地方控制,重塑政府的运行方式(毕竟给给钱的是大爷,食君之禄,担君之忧么)。

这些都是有看得见好处的,唯一的问题是钱从哪儿来!

当然,许盈如今执掌江左天下,处在他这个位置上,有他上辈子的见识,想要搞钱又比他过去容易不知多少了...只是远水解不了近渴,以国家为单位搞钱,来钱是多,但很难有见钱快的。

想来想去,也只有借债!

许盈以‘国债’为名发债,这笔借来的国债会用于给地方官员发工资、重开‘内府’,建设京畿...至于还债,三年之后国家情况好转,自然有财政盈余可用来还债。不过用来给这笔国债做担保的并不是国家,此时的国家哪有信誉!给这笔国债做担保的是许盈的产业,以及许盈个人的信誉。

许盈那些产业堪称富可敌国,这大家是知道的!而比他的产业更值钱的是许盈的名誉!像许盈这种人,他们的声望是真的值钱的!哪怕他当初讨袁失败,不得不逃亡而去,以他的声望都能随时再起,拉起上万人的队伍轻轻松松。

许盈用产业和信誉做担保,比国家信誉做担保可靠多了!一时之间,许多大族、商贾、豪强纷纷买入国债。

这也算是许盈如今做了辅政将军,执掌江山的好处之一吧...过去他就算愿意抵押自己的产业和信誉发国债,帮国家渡过难关,也不能那样做。有些事只有身份到了才能做,身份不到,就算是为国为民做好事,也要被说是邀买人心、图谋不轨。

当然,如今也有的是人说许盈图谋不轨,但处在许盈的位置上,他只说自己是毁家纾难、回报国家、力挽狂澜,那些说怪话的都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稍稍控制一下舆论,就能立于不败之地了。

就这样,有这笔国债作为启动资金,许盈能做很多事了。

江左天下渐渐安稳,许盈在京口越发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