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线索(2/3)

杨雪点点头:“实验室里有监控,是他自己搞错了试剂加入的顺序,导致了爆炸。”

张珏叹了口气:“那看样子,是老天爷故意和我作对了。”

他之所以这么说,因为杨雪发现有关mrw的线索,就是和邹绍元有关。

杨雪将一个笔记本递给他。

“这是邹绍元出事之后,我们核查事故原因,在他的办公桌上找到的。”

张珏接过笔记本,随便翻了翻,发现里面都是邹绍元自己的试验记录。

虽然在这个时代,电子设备已经非常普及,但仍然有人喜欢用纸质记录。

在笔记本扉页的角落,张珏看到了那三个字母——mrw。

字是用铅笔写的,可以看到明显的擦拭痕迹,但因为书写的力度较大,即便字迹已经擦去了,还是可以认出这里曾经写过什么。

这三个字母,被任何其他的人看到,都不会引起注意。

但好巧不巧,被杨雪发现了。

而张珏曾经和杨雪提过,这个组织的人,想杀他。

而且在site14里,一定还有这个组织的人存在。

凭这三个字母,就断定邹绍元是他们的人,似乎有点草率,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一定和这个组织有关系。

“这两天我拿去做了笔记鉴定,是他亲手写的。”杨雪补充道。

张珏看着那三个字母,缓缓点头。

如果没有这次事故,杨雪就发现不了这个线索。

但出了事故,线索便一下子就断了。

没能将邹绍元抢救过来,是最大的遗憾。

如果张珏当时在site14,说不定可以向管理局申请一些特别的项目,吊住邹绍元的性命。

但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邹绍元的遗物不多,杨雪借着职务之便检查过一遍,但除了这个笔记本,再没发现过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不管怎么样,辛苦你了。”张珏笑了笑,“不着急,反正只要他们还在活动,早晚有露出马脚的一天。”

杨雪轻嗯了声,忽然想起了什么:“同事们给邹绍元捐了些钱,明天我要给他妈妈送过去,你要不要一起。”

张珏思索片刻,然后点了点头:“也好。”

……

邹绍元是江州市本地人,本科毕业于江州农业大学,研究生则是在江州大学上的,严格说来,算是杨雪的半个校友。

他的家庭比较贫困,早些年父亲得了白血病,母亲的腿脚不好,是村里的低保户,直到他毕业参加工作,情况才有所改观。

后来他的父亲去世,为了更好的照顾母亲,他在江州市郊区,靠近site14站点的地方,贷款买了个两居室。

眼看着母子俩的日子总算有点起色,没想到意外却先一步到来。

张珏和杨雪按照地址,找到了那个不算新的小区。

敲开门之后,一个两鬓斑白的老妇接待了他们。

她就是邹绍元的母亲,黎凤娇。

邹绍元母亲小的时候,家庭条件不错,算是个大家闺秀。

后来因为一些原因,家道中落,只能下嫁给邹绍元的父亲。

在村里面,没少受到那些恶妇的排挤。

但她一直都保持着很好的教养,从未和其他人发生过口角,邹绍元的父亲又生了病,这么多年,着实不易。

张珏杨雪两人见到她的时候,她的眼睛是肿的,明显哭过,但举止却非常得体。

不像那些新闻报道里,某些因工死去的工人家属,闹个不停。

当然,在张珏的强烈要求下,管理局给的抚恤金不少,足够她安享晚年。

老来丧子,乃是人生大不幸。

张珏和杨雪小心翼翼,斟酌着词句,询问着她的情况。

“两位领导不必为我担心。”

老人看着墙壁上儿子的遗照,叹了口气。

“绍元曾经和我说过,他的工作十分危险,我有这个思想准备。”

管理局的工作内容向来保密,但黎凤娇识字,邹绍元有时候在家办公,她多多少少会发现一些蛛丝马迹。

因此她非常清楚,自己的儿子不是在什么药业里当制药员,而是在研究一些奇怪的东西。

老人家和那些望子成龙的父母不一样,她不在乎自己的儿子能赚多少钱,只要他做的是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就够了。

杨雪说道:“邹绍元在我们……组织里,是个非常厉害的人,他的研究成果,可以让无数人免于苦难。”

老妇人点点头,老怀安慰。

三人又说了一会儿,眼看已经到中午,老妇人便留下他们两人在家吃饭。

一般情况下,他们应该礼貌的拒绝并离开,但两人是带着目的来的,于是便答应下来。

老妇人似乎看出了他们的想法,说道:“我去摘菜,你们如果没事的话……可以去绍元的房间看看,他经常在里面写东西。”

老人家总是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是个非常好的人,但她的一生却非常不幸,根本没过上几天好日子,有些时候,人生就这么不讲理。

张珏和杨雪两人来到邹绍元的房间,发现墙壁上贴着非常多的照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