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大明勋戚 253 三杨时代(二合一)(2/3)

    赵鸿杰跟沉忆辰是应天府同窗这条关系,王振其实早早就已经知道,却始终没有声张。

    哪怕遭受到沉忆辰“背叛”,王振都没有迁怒于赵鸿杰,甚至还给他升官为锦衣卫千户。

    身为王振的侄儿,王林对于其中关系自然明白,可他始终想不明白叔父为何要这么做。现在沉忆辰风头正盛,还在锦衣卫里面安插他的人,岂不是养虎为患?

    面对王林的疑惑,王振脸上浮现出深意的笑容,然后澹澹说道:“很多时候最致命的打击,就源于身边最信任的人。”

    “赵鸿杰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受益无穷。”

    “侄儿明白,可赵鸿杰真的能为我们所用吗?”

    从今日之事可以看出来,赵鸿杰敢冒着风险在刑部大狱里面,帮助沉忆辰去灭口,可谓是忠心耿耿。

    王林真不敢确定,叔父能彻底的把他给收服。

    “现在赵鸿杰对我们而言,就是一张明牌,但对于沉忆辰而言,他却是暗牌,主动权在我们的手中。”

    “叔父运筹帷幄,侄儿还得多学习学习。”

    王林相比较另外一个侄儿王山,性格上要稍微收敛一些,既然叔父已有计划,那自己从命便是。

    望着王林这副似懂非懂的模样,王振在心中却忍不住暗暗叹了一口气。

    比起自己两个不成器的子侄,如今再看看沉忆辰的谋略手段,简直不是一个级别的对手。如若此子能为自己所用,掌控朝堂根本不算什么,建功立业青史留名指日可待!

    可王振唯独有一点想不明白,按照沉忆辰今日这种灭口风格来看,他同样是个趋利避害之人。

    那为何当初为了一个于谦,却不惜与自己决裂?

    可惜了,这小子要与自己为敌,就只有死路一条!

    王林与王振的对话,沉忆辰自然是不知,他坐着马车返回了公府。

    见到沉忆辰情绪低迷的模样,陈青桐关切问道:“夫君,是在外面遇到什么事情了吗?”

    “没事,放心吧。”

    沉忆辰尽量装作一副如常模样,官场上的是是非非,他从来都不会带到家中,让陈青桐与母亲担忧。

    “真的没事吗?”

    陈青桐目光炯炯,知夫莫若妻,更何况沉忆辰就差没把低沉二字写在脸上。

    “就是遇见赵鸿杰后,得知了一位故人逝去,心中有些伤感罢了。”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夫君别太难过。”

    “嗯。”

    沉忆辰点了点头,然后顺势走到陈青桐跟前,与她轻轻的相拥了一下。

    “夫君,再过几日就是新年了,据说今年的正旦朝会要远超历年,得提前想好给陛下的祝词。”

    明朝每逢大年初一,便会举办一个“大朝会”,也称之为大礼朝会。

    加之明朝的大年初一叫做正旦节,于是乎这个大朝会,便命名为正旦朝会。

    单从名字中的“大”就能看出来,这个朝会的规模,要远超寻常的日朝会。正常情况下,这一天京师文武百官以及外国使节,均得入宫向皇帝拜贺新年。

    而正统十二年的正旦朝会,为了消除近年来各地天灾的影响,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不仅仅京师官员要入宫拜见,地方州府部分官员都得入京参与,人数将多达万人。

    身为朱祁镇钦点的三元及第,沉忆辰自然得献上一份华丽的贺词,来彰显大明文风鼎盛。

    可沉忆辰踏入仕途后,便出镇山东治水,并未参与正统十一年的正旦朝会。加上今年规模又远超往届,沉忆辰更得精心准备,以防引发皇帝的不满。

    “我知道了。”

    对于贺词这玩意,沉忆辰感觉就如同给嘉靖帝的青词一般,一堆华丽辞藻堆砌的废话,于国于民毫无意义。

    但官场就是如此,哪怕明知这属于“不问苍生问鬼神”的范畴,你也得尽力配合。

    “对了,还有一件事情妾身差点忘记了。”

    陈青桐说罢,就转身从书桌上拿过来一封拜帖。

    “这是夫君下午不在之时,高阁老命人送过来的一份拜帖,你打开看看吧。”

    明朝阁臣中,只有一人姓高,那就是高穀。

    沉忆辰虽然曾经在高穀手下任事,但与他的关系可以说互相对不上眼。仅在离开东阁的那一天,双方推心置腹的说了一番话,算是保留了体面。

    可哪怕如此,沉忆辰与高穀也并无任何私交,他怎么会给自己拜帖?

    带着这份疑问,沉忆辰打开信笺,上面写着杨溥年后将运棺归葬于湖北老家,邀请他前往杨府共同祭奠一番。

    “杨阁老仙去乃朝堂一大损失,夫君身为翰林回京,于情于理当前去祭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