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大明勋戚 526 秘密组织 (二合一)(2/3)

    “工于人事”说直白点就是圆滑老油条,放在常人身上可能是一个贬义词,可放在内阁首辅这样的朝政大脑身上,就不一定是件坏事情。

    宰辅这个位置除了必要的执政能力外,还需要极其的长袖善舞来平衡各方势力,把矛盾冲突给化解于无形,让合适的人提拔到合适的职位上面。

    比如兵部尚书于谦,个人能力毫无问题,可他性格太过于刚正不阿,无法圆滑的处理朝中各种人际关系,就不适合担任内阁首辅这样的朝政首脑。

    历史上李贤任职期间,经历过明英宗朱祁镇复辟后一系列复仇折腾,依旧还能保持着国家机器顺利运转,并且还能压制住曹石两人的野心,提拔了王竑、商辂、彭时等一众能臣干吏。

    就足以证明他算是个合格的大明首辅。

    这就是为什么,当初成国公朱勇说出对李贤不放心,更想要推荐陕西巡抚年富担任户部尚书,沉忆辰仅认可一半。就在于六部更偏向于执行,内阁更偏向于谋划,李贤的个人特长在后者。

    不过李贤身上同样有着打击异己,结党营私、明哲保身等等缺点,放在个人品行上他算不得是个什么好人。

    可以用他,却不能笃信他,这就是沉忆辰对于李贤的评价。

    “少司徒过赞,本阁部还有政务在身,就不多谈了。”

    沉忆辰还想着出宫去诏狱一趟,看能不能从被关押的襄王、鲁王两人嘴中问出来一点东西。毕竟罪名虽然已经定下,但流程还是要走的,否则就欠缺了名正言顺。

    说吧,沉忆辰就随意拱了拱手,继续迈开了脚步。

    “沉阁老,还请留步!”

    没想到沉忆辰刚跨出去步伐,李贤就在身后喊了一句。

    “少司徒,可还有其他事务?”

    “陛下已经许可了大司徒乞骸骨,不日就要离京回乡,户部尚书一职听说将由陕西巡抚年富担任。下官冒昧询问一句,此事与沉阁老有关吗?”

    听到李贤这么一问,沉忆辰愣了一下,瞬间就明白了对方为何会找自己。看来公爷已经向皇帝推荐过年富,并且得到了许可,相当于空降抢了李贤的户部尚书职位。

    朝中勋戚一般不会干涉文官任免,成国公朱勇最近几年处于半隐退的状态,更不会突然向皇帝举荐阁部级别的大臣。换位思考一下,要是沉忆辰处于李贤的位置上,估计也会猜测背后是不是跟自己有关系。

    “不管少司徒信不信,本阁部并未插手六部人事任免。”

    既然对方是来兴师问罪的,而且这种事情大概率解释没用,沉忆辰的语气就变得冷漠强硬了起来,不想再继续废话下去。

    可能是感受到沉忆辰情绪上的变化,李贤慌忙摆手道:“沉阁老误会,下官并没有心存芥蒂,仅是想要告知沉阁老,把年富从边关调任到京师是步妙棋,再晚上一点恐怕就得被忠国公石亨搜刮罪名弹劾下台了。”

    “少司徒,你到底想要说什么?”

    此刻沉忆辰充斥着一种堤防戒备,前些时日成国公朱勇才说过,年富不肯投靠石亨近期会有多封奏章弹劾于他,这才赶紧想办法调任到京师“避难”。

    结果今天被李贤给当众说出来了,对方是在暗中观察着自己的一举一动吗?

    “沉阁老,大司徒是下官的恩师,他希望下官能与沉阁老联手,做一个为国为民的好官。”

    “恩师告戒,下官铭记于心,更清楚沉阁老匡扶社稷的愿景,日后定襄助于朝野!”

    说吧,李贤拱手深鞠了一躬,摆出一副愿意马首是瞻的追随架势。

    李贤这突然的举动,反倒是把沉忆辰给弄懵了,难怪对方会接自己那句“做个好官还真难”的感慨,原来想要成为志同道合之辈。

    常言道事出反常必有妖,沉忆辰不清楚对方是真心还是假意,加之历史上的李贤是个心机谋略颇重之人,不可轻信的印象一时难以改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