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7章 消费者和粉丝(4/4)

从消费者经济到粉丝经济,ppt上已经出现了这样的标题,是周不器这堂课的下一话题,不过很显然,梁儒波早已理解了这个概念。

相比于上一个话题中的“参与式消费”、“社区+产品”,互联网扁平化结构的产业互联网理念,粉丝经济已经是当今世界上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

周不器道:“这个思路很好,咱们回头再讨论。现在还是抓紧时间,把消费者经济和粉丝经济的话题讲一下,这个议题美国那边已经有很多讨论了,也是乔布斯现象,我先简单说一下这是怎么回事……”

什么是消费者?

消费者追求的是物美价廉,不仅产品要好,价格还要低。至于商品会不会有利润,厂家能不能活下去,这跟消费者无关。

什么是粉丝?

周不器举了一个例子。

说是有两场演唱会同时举办,一场是周杰伦的,一场是林俊杰的。

如果是消费者,会二选一,然后价格越低越好。

如果是粉丝,这不是选择题,只会追随自己喜欢的明星。而且,价格也不是越低越好。

假如周杰伦的粉丝发现隔壁的演唱会门票价格比这边高,观众比这边多,就会非常失望。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这多好啊?既可以听到喜欢的音乐,又可以少花钱买门票,观众少了还不拥挤。

可是粉丝不同,粉丝有情感属性。

粉丝和明星是站在一起的,粉丝会把明星的利益看作自己的利益。如果周杰伦的演唱会被林俊杰的演唱会比下去了,他们会很痛心,失败的是偶像,他们作为粉丝也是失败的一方。

当一款产品推向市场之后,卖给粉丝才能获取最大的收益。如果是卖给消费者,且等着被各种鸡毛蒜皮的小事骚扰吧。

而且,粉丝更有包容性。

如果一款产品有很多瑕疵,消费者就会很无情地批评,粉丝却可以容忍这种缺点,同时会自发地找理由去说服那些消费者。

未来,任何一款爆款产品的背后都离不开粉丝经济。

周不器道:“随着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为情感付费,而不是为产品付费。乔布斯在推出第一代iphone的时候,全世界都不看好,还受到了传统手机行业的冷嘲热讽。可是,问题多多的iphone1推出之后,很快就引爆了市场。为什么引爆?这是我刚才说过的,是经营粉丝、小众传播,然后小众市场到大众市场的反向引爆,就是典型的粉丝经济。乔布斯重掌苹果后,推出了一批很有吸引力的产品,形成了一批有苹果信仰的粉丝。这批粉丝在iphone1存在诸多问题的情况下去抢购,他们买的不是iphone这款手机,他们购买的是对苹果产品的情感。想赚钱,请把消费者变成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