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君以此兴,必以此亡(3/4)

它告诉所有人,您是素王的子孙,所以您有底气面对公室和公族。

孤也有这个底气,但是孤的子孙呢?

从孤这里开始改变吧,孤再也不想让晋国因为内斗而错失称霸的时机了。”

说到这里,洛言已经明白了,公子重耳不信任公族,因为晋国一直以来内斗太严重,这些公室和公族时时刻刻想着篡权夺位。

经历如此惨烈厮杀才登上君位的重耳不可能再给公族权力,重用卿大夫,最多也就是权臣,没有资格登上晋国的君位。

重耳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永远保证晋国君位把持在他这一脉手中。

“晋侯,因为公族可能背叛就弃之不用,这难道不像是因为吃饭被噎住,就连饭也不吃了吗?”

人的局限性无处不在,重耳这样贤明的君主,也是不可避免的。

重耳摆摆手道:“当初不仅仅是因为这些原因,孤的卿大夫们都是贤明的臣子,是足以辅佐圣王的,比那些空有血统,却败絮其外的公族有能力的多。

有他们的辅佐,想必晋国是能够兴盛的,尊王攘夷,王道大义,孤会去做,太子就勿要担忧了。”

洛言将当日发生的场景完全告知洛辞,叹息道:“晋国的卿大夫们诚然是贤臣,世卿世禄的制度,大肆赐土的政策,这难道不是五百年前邦周的制度吗?

晋国很快就会兴盛起来,但最终一定会因为这个制度而灭亡,就像是现在的王室一样。”

晋国的制度实在是太有即视感了,这种制度对外扩张自然是无往而不利,但是对国君的权斗、御人属性要求很高。

否则周王室的结局就是晋国公室的结局。

晋侯重耳暂时是想不到那些了,现在的他大权在握,意气风发,晋国真不愧是列国之中底子最厚的。

在重耳改革国内军制,实行六卿制度以来,整个晋国都仿佛变成了一驾战争机器。

而且压制了那些只会坏事的公族之后,辅佐重耳的臣子的确个个都是贤臣。

短短三年时间,就在翼城之中积累了巨大的财富,晋国还有强军,世卿世禄的卿族逐渐地侵蚀着原先属于晋国公族地土地。

重耳对这件事抱着一种放任自由地态度,那些公族大多数都是当初追随公子舞的,在晋侯无知薨逝之后,依旧要追随着公子舞杀死他。

重耳深恨这些人,他曾经对左右说:“公族是公室的翼护,但是这些人却追随着公子舞妄图杀死晋侯无知,在国君之位落在孤的身上时,又追随着公子舞要杀死孤。

可见在他们的心中是没有国君的,等到碧落黄泉穷尽之时,孤才会原谅这些不忠不义的人。”

重耳的举动再次激化了晋国之中公族与卿族的矛盾,甚至有公族公然说道:“重耳这样苛待公族,数遍列国都不曾见。

楚国是南蛮建立的,习得礼仪之后,尚且知道重用公族,难道重耳会不知道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