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君以此兴,必以此亡(4/4)

晋国,是素王分封的姬姓宗国,位列诸姬第一,如果晋国都这样做,姬姓还有什么尊贵之处呢?”

重耳闻言自然是大怒,他认为这些公族是在试探自己的态度,他想要杀死这个人来威慑公族,让他们明白自己的威势。

在左右的劝谏之下,他收起了这样的心思,但还是向整个晋国的公族发出了一封告书。

“作为臣子,随意的毁谤国君,难道是正确的吗?

没有德行与能力的人,难道能够身居高位吗?

晋国的黄金和美玉堆得像是小山一样,美丽的布帛随处可见,难道孤会吝啬于赏赐吗?

实在是你们的德行像臭水沟中的老鼠,你们的才能比路边的乞丐还要不足,美玉是赏给君子的,布帛是赐给贤人的。

你们还不配得到这些,不如多多向先贤学习,若是愿意,可以前往洛国的学宫之中,那里有贤人会教导伱们。

回来之后,想必就知道如何尊重你的君主了。”

重耳这一番辛辣的讽刺,就像是一封战书,震动了整个晋国,让整个晋国公族颜面扫地。

重耳是大权在握的国君,他强硬的意志覆盖了整个晋国,那些叫嚣的公族瞬间闭上了嘴巴。

但是矛盾不会消失,只会积累。

重耳即位四年的时候,晋国遭遇了非常关键的一场战争。

为了保证周王室的安全,之前盘踞在伊洛之间的伊洛之戎,被晋国和洛国共同驱赶着往伊洛上游而去。

结果因为这里的生活条件太差,于是他们想乘着晋国将精力放在狄人身上时,向着周王室发动了一场掠夺战争。

……

文公即位,讥公族不忠,德行不足,才能不堪,故不用,又言卿士多贤,必盛晋。

洛端公曰:君以此兴,必以此亡!

晋亡之日,哀公叹曰:端公之见,何其如此之远矣?

时人曰: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国语·晋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