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二章 东宫受教,皇帝西征(1/5)

万历佑明正文卷第六百二十二章东宫受教,皇帝西征朱常浛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之所以是似懂非懂,是因为他朱常浛虽然虚岁只有十一岁,但起点很高,已经是大明的太子,未来的君主。

所以,他身边没有谁会对他展现出人性丑恶的一面,他接触的人,无论是文官武官还是宦官,都对他很友好,也会在表面上非常礼敬,也在他面前表现的很有修养,对上不媚对下不傲,即便想规训他,也是通过讲解学问的方式,使得朱常浛很难觉得人有多坏。

但朱翊钧是他的父亲,还是大明皇帝,更是拥有很多丰功伟绩的皇帝。

所以,朱翊钧的话对他还是很有影响力的。

他也就还是把朱翊钧的话很认真地记在了心里。

这对于还长于宫廷的他而言,比教他的先生的话,还具有权威性。

不过,朱翊钧做不到时时刻刻地对他进行言传身教。

随着朱翊钧要亲征平叛的旨意一下,光是前期的准备工作就显得非常忙碌。

银元如水一般从内库和国库流了出来。

代替王遴任户部尚书的潘季驯需要和英国公张元功确定好亲征花销哪些该由国库承担,哪些该由内库承担。

同时伴随着大量人员的调动和安排。

朱翊钧自己也得见见两宫太后,见见后宫诸管事的人,要交待一下。

另外他还得对确定留京的执政公卿要交待一番,毕竟还是要考虑一下各种意外,如果真发生了土木堡被俘或者清江浦落水、乃至行宫遇火灾受惊严重那种事,得让执政们有个圣谕可以参照应对才行。

除此之外,还得祭告一下太庙,讲明自己为何要亲征,并求祖宗保佑自己凯旋师,至于处理纷至沓来的各类谏阻皇帝亲征的奏疏以及对反应激烈不惜要伏阙谏阻的官员进行更严的惩罚更是不提。

再有就是下诏让太子监国等事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