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二章 东宫受教,皇帝西征(2/5)

反正,还没出征,朱翊钧就忙碌得不行。

而这期间,太子朱常浛还在东宫照常进学。

因朱翊钧特意安排,要让朱常浛广听百家之言,故现在给朱常浛讲学的人是各大门派的学究都有,如理学中的河东学派和崇仁学派,以及王学中的浙中王门与江右王门,更有颇爱出儒学异类的泰州学派,还有反理学的气一元论派。

“殿下,臣今日请讲与百姓同欲方是治国之道论。”

“性而味,性而色,性而声,性而安逸,性也!”

“故人欲本性,乃也天理一也,欲使治国合天道,须遵百姓之欲也!”

这一天,天正下着大雪,纷纷扬扬地下了一天。

朱常浛倒是未因此就不上课,而是早早地抱着手炉来了文华殿,坐听讲官们为他讲学。

这里面除了他自身从小被帝后教育的自律性强有关外,也与现在他上的课越来越有意思有关,哪怕最是枯燥的儒家经学课,也因为各个儒学门派都被安排了讲官来为他这个太子讲学,而显得非常有趣。

因为这些儒学各门派的信仰者都在毫不保留地向太子兜售自己的学问,想以此影响太子,对自己这一派的学问发扬光大,进而使之成为正统官学。

讲官何心隐就在这一天精神抖擞地背对着殿外纷纷落落的雪花,而对朱常浛兜售着自己的“育欲”和“与百姓同欲”说。

但何心隐刚说完,讲官郭正域就迫不及待地打断了何心隐,忙道:

“殿下,何夫山之言,非名教之所能羁络之学,殿下不宜相信!”

“如康斋先生所言,‘人须于贫贱患难上立得脚住,克治粗暴,使心性纯然,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物我两忘,惟知有理而已’,以百姓之欲治国之道,所以,到底是让君从民,而民从君?”

“所以,可见这是谬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