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八章 太子观察政务,寻问民情(1/5)

太子怀揣着这个疑问,到了休宁县。

休宁县的官员和乡宦倒是都很热情恭敬,直接出十里相迎。

尽管,他们现在只知道太子是本县知县,且是表面上看,是一个出身明显普通的新县令。

但知县毕竟是百里侯,是代表朝廷,或者说是代表皇帝行权该县,所以休宁县的官员和乡宦还是要给知县面子的。

哪怕你这个乡宦曾经是朝廷尚书呢。

那也只能算是士民了,要称县令一声老父母的。

因这些人颇为恭敬,太子也就没有拉着一张脸,也是笑容满面。

当然,这些人严格来说,其实也算不是是太子的敌人,但也不能说是朋友。

至于是朋友还是敌人,还得看太子将来处于一种什么样的政治环境。

不过,目前这些人和太子这个知县互相没什么敌意的,最多是互相有警惕之意。

毕竟,知县就算是个外来的流官,但因为代表了皇权,所以,想要搞些破坏,为了心中的正义感做些劫富济贫的事,打破一下这里的政治和经济平衡,还是会让他们头疼的。

太子的确本来是有些劫富济贫的心思。

其实,也不能说是想劫富济贫,而是想让增加的财富被分配的更平衡一些。

当今的大明,对外征战节节胜利,对内科技高速进步,所以,蛋糕一直在做大,不存在谁吃不起饭,谁活不下去的问题,只存在财富分配不均的问题。

这个问题,在大明的统治者看来,是不容忽视的。

毕竟古人早就言过,不患寡而患不均。

坐视分配不均的问题长期存在,既是执政者玩忽职守的表现,也是在挖自己的根基。

毕竟不均的现象虽然不能消灭但若不遏制,也会让更多的黄巢出现。

所以,但凡有点责任意识的统治者,都不会坐视这种不均存在,都会尽量遏制。

太子也是一样,他知道,自己作为这里的知县,需要尽量维护这里的公正和公平。

这是基本责任,其次才是造福百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