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八章 太子观察政务,寻问民情(2/5)

但光是这个基本责任,要去做的话,都会得罪一些人。

不过,太子又想到了戚报国说的,对于一县里最富贵的乡宦,不但不能让其吃亏,想要做事还得让其得最大的便宜的话。

他因此就一时连这个最基本的责任也不知道该不该做。

毕竟,真要尽这个基本的责任,肯定是要让乡宦们吃亏的,那就跟戚报国治理一县几年后总结出的原则相悖。

所以现在该怎么做?

太子其实是很迷茫的。

“东翁!”

为了当好这个知县,太子还专门学大多数官僚,聘请了一位职业师爷做自己的幕僚。

如今的大明文人多,全职给人家当师爷而不当官,只想拿钱出谋画策而不负行政责任的师爷有很多。

太子所聘请的师爷名唤张蕴生,绍兴山阴人,已年过五旬,但依旧耳聪目明。

而且,他对太子这个年轻老板也很礼敬,在主动向太子说话时,就也把身子弯得很低,而先唤了一声。

“张老有话请说。”

太子也对这张蕴生很客气,所以就笑着抬手说了一句,还让其坐下。

张蕴生道了谢,就把一道折子递了来

“这是在下替东翁打听到的本县乡宦贤达名录,以及最近几届乡试会试中,本乡中第情况,与各乡宦在最近几届乡试会试中第情况,以作东翁参考,而好护得东翁能够尽快升迁要职。”

“张老缘何先让我看这个,而不是看县里的钱粮与人丁情况?”

太子听他这么说后,也就问起他来。

张蕴生听太子这么说后,也没有嘲笑太子年轻不通的意思,而是谨守师爷行规,很耐心地解释说

“只要东翁照顾好本县如今最显赫的几家乡宦和即将显赫起来的乡宦,就能尽快升迁要职,钱粮与人丁情况怎么样,亏空还是盈余,其实都不重要!”

太子听后,没有多问,只道“那就给我吧,张老辛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