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7 黄歇所言,句句是真(2/3)

秦国就不用说了——商鞅变法之后,国家的确强大起来了,但底层平民的日子却仍然苦哈哈。也难怪——毕竟商鞅变法的路子便是‘弱民强国’,本来也没把底层民众当人。

至于曾经盛极一时的魏国、燕国等等……国家虽然富裕强大、贵族们钟鸣鼎食——但平民的生活水平,也只是能堪堪比秦国的国民强一点儿而已。

唯有齐国,无论是放在联军伐齐之前还是现在,一直都以藏富于民著称。

但也远远达不到曲阳县这般‘奢侈’!至少平民食肉……是根本不可能的!

“这还不算什么。”黄歇悠然一笑,自傲道:“等你们到了曲阳书院,就知道什么是真正的震撼了!”

荆白:“莫非,堪比齐国的稷下学宫?”

黄歇先是一怔,然后哈哈大笑!

荆白涨红了脸——从黄歇的笑声中,他明显感受到自己被嘲笑了,不禁气恼道:“在下虽然为楚所迫,流亡岭南多年,但齐国稷下学宫的名字,还是听说过的。”

“黄子何必发笑?”

黄歇连连摇头:“我非笑汝。”

“实笑稷下学宫也!”

黄歇大手一扬,斩钉截铁道:“黄歇所言,句句是真——就算是全盛时期的稷下学宫,放在曲阳书院面前,也是如萤火之于皓月也!”

荆白闻言,嘴角一撇——

全盛时期的稷下学宫?

吹牛皮吹过分了吧?

稷下学宫,应当在齐宣王时期达到全盛——彼时的学宫中,英才荟萃,就连孟子这样的大神,也在学宫中讲学。

话说彼时的齐国恰好也在全盛时期——经过桂陵、马陵两场大战之后,齐国取代了魏国成为了新的天下第一强国,国力强悍,拥兵六十万,在国际上的声望也达到了顶峰。就算后来秦国变法之后,国力渐渐赶上来,却也难以动摇齐国的地位。

和秦国的高压、愚民政策不同——齐国的政策颇为宽泛。

历代齐王,也大力推崇文教,于是临淄俨然天下文旅荟萃之地,稷下学宫更是声名远播。

在彼时的稷下学宫——天才遍地走,精英贱如狗!

就连齐王本人,也经常亲自前往稷下学宫,与大师、学生们在学宫中论政,求教治国之策!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某位默默无闻的学子能在稷下学宫声名鹊起,立刻便会被天下的君王视为人才——若想求官,轻而易举;就算不想当官,只想专注治学,也能被人尊敬地称一个‘子’字。

你曲阳书院就算再怎么牛逼,还能与这样的稷下学宫相提并论?

吹牛吧!

扯淡!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