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九四章 重建菏泽(4/4)

“曹州府在山东的人口较多,一共有四百多万,不过这两年因为战争,人口流失了不少,三百多万还是有的。元首,其实曹州的百姓不用全部迁移,咱们可以将泄洪区分为湖区和缓冲区,湖区也就是未来的菏泽湖,这里的百姓全都要迁移。外围则是缓冲区,缓冲区在水量过大的时候变成泄洪区,当地也可以留一些百姓,让他们居住在地势较高的地方,不是灾年的时候,可以允许他们在过渡区耕种。这样算来,只要迁移两百万就差不多。”

张亮基以为董良是担心迁移的百姓数量太多,华族的经费跟不上。

没想到,他是多想了。

只见董良继续说道:“两百万,有些少了啊,关外的土地肥沃,都是未开垦的黑土地,以后咱们将铁路修过去,那里与关内的联系也会变得更加方便,到时候在那里容纳个一亿人口都没问题。”

两百万对一亿显然是毛毛雨。

不过要迁移一亿人口过去,官府要花多少钱啊。

当然不能一下子迁移那么多人口。

“第一年先迁移两百万,第二年四百万,第三年六百万……以后逐年增加,我想将黄河上游的人口也迁移一部分过去。这样我们可以恢复黄河两岸的林地,减少水土流失,这才是从根本上治理黄河的办法。”

众人听得心潮澎湃的,历朝历代的文人都热衷于治河。

从大禹治水开始,治理黄河的人都会名垂青史。

谁要是能够成功治理了黄河,那就是中华民族的大英雄。

不过按照董良这个计划,这可能真的要迁移上亿人口啊。

“诸位应该已经发现了,现在我们华族的人口比明朝鼎盛时期还要多出几倍。按照现在的趋势,以后本土的土地一定是不够的。因此我们华族自成立以来就积极向外扩张,去占领那些蛮荒的土地,经过我们华族百姓勤劳的双手,未来这些地方都将变成我们的家园。”

“采臣先生,我想让你到河南去做总长,李二先生去山东专门负责黄河治理,你们俩配合完成此次重塑菏泽的计划。移民的粮食和物资我会让内阁准备,直接通过海运送到辽东,山东境内的迁移物资已经准备好,李二先生,你的主要任务是动员移民,这其中肯定会遇到阻力,当地的驻军会配合你。”

董良图穷匕见,终于开始公布对几人的安排。

李鸿章立刻坐直了身体,他现在仅仅是一个小小翰林,直接成为河道总督,还是在新朝,看样子自己赌对了。

“采臣大人(张亮基字),你来负责河道的规划,决口地点的选择,为了控制蓄洪区的规模,要在周围选择围堵的地方。我会调一批懂勘测的人给你。同时河南境内黄河上游的防洪工作也要由你负责。”

董良这些天一直担心的黄河问题终于安排下去了。

后世的黄河是从山东入海的,而现在的黄河是经过徐州南下汇入淮河,然后与淮河水一起入海。.

app2;

chapter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