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 Reputation(下)(1/2)

对泰勒-斯威夫特的厌恶乃至憎恨,并不是坎耶-维斯特赋予她的短暂诅咒。

它们是自出道以来,便与喜爱还有崇拜一道,如影随形地伴在泰勒身边的双生毒花。

乍一看,泰勒-斯威夫特似乎没什么引人瞩目的恶习和缺陷。不抽烟不嗑药,21岁之前滴酒不沾,甚至连跟酒精有关的主题都没有写过。不卖弄性感,不物化自己,不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暴露的照片。

最夸张的是,截止2016年,泰勒已经发布了五张专辑,近百支单曲,洋洋洒洒数万词,竟然没有一句脏话,更没有过火的性暗示,干净到直接拿到迪士尼乐园里,给蹒跚学步的幼童播放也不成问题。这在shit、fuck横飞,clean    version都不见得有多clean,离了下三路就不知道该歌颂些什么的新世纪美国乐坛里,实属罕见。

白人清教徒,小镇出身,长相甜美,身材高挑,为人处世滴水不漏,公开言论不踩雷区,创作才华持续在线,流行嗅觉极为敏锐。从最接地气的乡村音乐入手,逐步增加其他风格的含量,最终凭借《1989》这张专辑彻底走出纳什维尔,用synth-pop的复古风潮攻入流行文化的核心圈层。

不管是密西西比河流域的深南红脖子,还是新英格兰地区的北方高知,是西海岸要把贝果的面包仁挖空用牛油果填满的新一代嬉皮士,还是东海岸对此深恶痛绝,恨不得生啖其肉的雅痞……无论你身处何地,来自美国社会光谱的哪个阶层,只要你还有一双能识别美妙旋律的耳朵,就总能在泰勒-斯威夫特身上找到共鸣。

再挑剔的评论家也不得不承认,泰勒-斯威夫特,就是美国梦最正统的具象化体现,是家长们能够放心让孩子去崇拜去追随的道德榜样,是二十一世纪公众形象最完美无瑕的知名人物之一。

而所有这些可爱之处,恰恰便是泰勒-斯威夫特最令人生厌的缘由。

没人喜欢完美。

因为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完美。

在社会这口大染缸里浸淫得越深,对这一真相的认识也就越深刻。这就是职业生涯初期的泰勒-斯威夫特,粉丝群体与迪士尼和尼克儿童频道的受众高度重合的核心原因。尚且年幼的孩子们通过泰勒-斯威夫特所看到的,是一个无与伦比的童话世界——不是老鼠和鸭子唱主角的幻想次元,而是有朝一日真的可以触碰到的美好未来。

她们坚信,只要自己成长到泰勒的年纪,就可以背上行囊去纽约闯荡,并且这座如万花筒般光灿绚烂的世界之都,会张开双臂欢迎她们。她们可以纵意情场,摘取人间的所有青睐,完美的脸庞,暴富的新贵,笔挺的西装,任何坏男人,她们都能驯服得乖巧听话。厌倦了游戏,那就找个长得像詹姆斯-迪恩的翩翩佳公子稳定下来,享受永不过时的隽永爱情。哪怕不慎遇到了渣男也无所谓,因为她们会拥有足够强大的内心,不管遇到什么样的烦恼,跳跳舞甩甩头就能忘却,然后轻而易举地遇到另一位专情的霍华德-休斯,与他一道乘坐飞机赶赴非洲大草原,迎接下一场生命的盛宴。

小粉丝们憧憬着这样的人生,因为在屏幕上,她们每天都能见到的那位偶像,过的正是这样的生活。

但对于千千万万已经走出校园,为几颗碎银忙碌奔波的成年人来说,他们能感受到的,只有巨大而强烈的撕裂感与虚幻感。因为,虽然泰勒-斯威夫特在努力靠近主流文化,竭尽全力让自己的故事变得更具有普适性,让它们听上去像是会发生在每一個中产阶级少女身上的真实经历,但已经被好莱坞高高托起的她,建造的还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空中楼阁。

中产阶级能过得像泰勒-斯威夫特一样吗?恐怕普通的豪门千金也很难夸下这样的海口。如果说《taylor    swift》时代暗恋同校男孩的《tim    mcgraw》,和《our    song》里两个小年轻甜甜蜜蜜的乡村爱情故事还能令人感同身受,那么《fearless》里灰姑娘式的《you    belong    with    me》,和向罗密欧与朱丽叶致敬的《love    story》,已经有了那么些浪漫幻想的意味。

到《speak    now》时期,跟泰勒斯威夫特发生感情纠葛的男主角,已经从籍籍无名的小镇男孩变成了举世闻名的好莱坞明星。《red》这张几乎从头到尾都深受杰克-吉伦哈尔影响的专辑,更是让人倍感疏离——有几个跟泰勒一般年纪的姑娘,能邂逅杰克这样的情人,演绎一段心碎的夏日之恋?

越来越成功的泰勒,虽然依然在忠实地记录她自己的生活,但那已经不再是心智成熟的非死忠乐迷可以去揣度和体会的了。看看每张专辑首周销量都能突破百万,格莱美拿到手软的泰勒-斯威夫特,再看看活得惶恐无措,连下个月房租都不知道该怎么凑齐的自己,一部分人会心生羡慕,而另一部分人,则会将这份羡慕转化成嫉恨。

为什么你的人生就可以如此毫无缺憾?

所以,这些人在网络上痛斥泰勒-斯威夫特完美面具下的虚伪。她们把她称为“垃圾人”,因为不管她是17岁还是27岁,都让自己的行为举止看上去像个天真烂漫的青少年。她们宣称她到处沾花惹草,遇到帅哥就着迷,玩腻了就抛弃,然后利用他们制作下一张专辑。她们控诉她的音乐充满不必要的好斗情绪,不管谁惹到了她,都会被她写进歌里,挂在spotify和apple    music上供人一遍又一遍聆听,一次又一次霸凌。她们认为这充分说明了她没有聚光灯就活不下去的,糟糕透顶的性格,说她抱怨自己的生活充满了戏剧性,却又时时刻刻为她自己创造种种吸引媒体关注的名场面。

劝良家下水,劝妓女从良。男人们拥有的这种心态,其实是人类普遍的迷思。放下屠刀就可以立地成佛,但真正良善的佛只要动一次怒,就会被打落神坛。人们想要看到像泰勒-斯威夫特这样完美近乎神祇的高塔轰然倒塌,也希望看见如坎耶-维斯特这颗千疮百孔的石头里,藏着一枚能绽放稀世光华的美玉。

而2016年残夏的这一次争端,给所有热衷于造神和毁神的观众,提供了一个无可挑剔的剧本。

原来,看似狂妄无礼的坎耶,竟然会担心新单曲里的某句歌词恶化他和泰勒之间的关系,而主动给后者打电话,以一种大众几乎闻所未闻的,谦和友善的语气,笑着向泰勒请求许可。

原来,表面宽容大度,性格和善,永远都扮演受害者角色的泰勒,竟然是如此的两面三刀。电话里满口答应,让坎耶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她没有问题。等单曲出街之后,却又立刻变卦,把坎耶当作她格莱美获奖感言里的猛料,再一次把全世界的目光与同情吸引到她自己身上。

原来,坎耶这么好,泰勒这么坏。

原来,坎耶才是受害者,而泰勒……

则是那条深藏不露的恶毒蛇蝎。

于是,推特上开启了一场狂欢派对。刚开始,是那些仇视泰勒已久的黑粉,精准地挂出了一个话题:#kimexposedtaylorparty,金-卡戴珊曝光泰勒-斯威夫特的狂欢派对。这两个人的名气实在太大,一位是真人秀女王,一位是流行乐天后,点进话题的普通网民越来越多,参与讨论的围观群众也越来越多——就像上面反复提到的那样,绝大多数人对泰勒都没有刻骨铭心的仇恨,但只要是人类,就无法拒绝这种跌宕起伏的剧情反转。

如潮的恶评,纷至沓来。除了盲从的情绪之外,确实因为金-卡戴珊放出的这段,经过剪辑的视频,实在是太有说服力了。视频里,人们能很清晰地听见泰勒感谢坎耶给她打电话,并将在《famous》歌词中提及她名字的这一举动称作是“赞美”。

“如果有人问我这件事,听着,我觉得我最好这样说,‘他在这首歌发布之前就已经打电话告诉我了……你们在开玩笑吗?我们关系很好。’”

泰勒在视频里的原话,与她在格莱美颁奖典礼上义正言辞、掷地有声的谴责形成了鲜明对比。一时间,就连她最铁杆的支持者,都失去了辩驳的声量。

几天之内,数百万个使用该标签的表情包、动图和推文让泰勒成为了笑柄。

从“男朋友更换得过于频繁”开始的荡妇羞辱,终于演变成了对泰勒-斯威夫特人格的彻底否定。

勇者洗刷干净了污名,大魔王卸下了她的伪装,每个人都是英雄。

“金就像是在说,‘睡觉去吧宝贝,我来解决’#kimexposedtaylorparty。”

“凯蒂警告过我们,妮琪警告过我们,黛米警告过我们,卡尔文警告过我们,坎耶警告过我们,而金,则向我们展示了真相。”

突破下限的嘲讽、侮辱与人身攻击铺天盖地,但最具杀伤力的,还是下面这条推文:

“金一直攥着这个视频,耐心等到#全国蛇类日才把它公布出来#kimexposedtaylorparty。”

这则推特用户@ayethatskrissy精心编写的幽默笑话,迅速得到了金-卡戴珊的注意。

@kimkardashian:等一下,今天真的是全国蛇类日吗?!?!?他们真的给每个人……我的意思是,每样东西都准备了一个节日啊!

十六个单词组成的推文后面,跟着整整37个吐着红杏的青蛇组成的emoji方阵。

原本已经沸腾起来的推特,这次彻底爆炸了。任何网络热点都需要一个令人记忆深刻的核心矛盾,和一个简单明了的行动口号。在这次针对泰勒-斯威夫特的猎巫行动中,全国蛇类日和泰勒-斯威夫特的“所作所为”形成了完美的呼应,而emoji键盘里的青蛇emoji,则成为了对泰勒-斯威夫特表里不一的小人行径的最佳概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