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我复汉之天下,非复明之天下(1/4)

能战而不战,是两位老人对王五剃发降清搞所谓议和的指责。

两位老人认为明军还能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时候,尤其是刚刚又取得了北线对陕西清军的大捷。

故理当整军与清军战斗到底,哪怕到了最后,只要还有一口气在,也不当与清军媾和。

这就是汉家的气节。

也是他们能够坚持到现在的原因所在。

因此对于王五提出的与清军和谈,两位永历朝的老臣是坚决不同意的。

在二人看来,这样做与投降没有什么区别。

“若有依仗便战,没有依仗便不战,大明何来忠臣烈士,又要我等做什么!”

潘应龙太监出身,情绪一激动,嗓音听着就有些尖利。

“大丈夫当洁白光明,置身天壤,纵是明知牺牲,亦当坦然赴死,何来与贼休战一说。”

洪部院连连叹息。

若是别人与清军私下媾和,他定然怀疑这人有叛国之心。

但王耀武与清军私下媾和,说他叛国投敌洪部院自己也不信。

须知茅麓山的几万军民得以保存全赖此人,有今天之局面也全赖此人。

若此人真有意降清,岂会力战满洲八旗拼死突围,凭一己之力逆转局面。

也许和谈的确能助明军坚持下去,但和谈就是背叛大明,背叛先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