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我复汉之天下,非复明之天下(2/4)

这一点,洪部院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也与他自幼接受的忠君报国思想不符。

刘享在边上见了亦是犯难。

一方面他也知此间形势虽有所好转,但整体仍是劣于清军,故若能与清军暂时休战以养生息实属明智之举;

另一方面又觉若这般就与清军议和,将来实没有面目去见为国捐躯的父母。

所以究竟是战还是和,刘享心中也是拿不定主意。

王五眉头微皱,知道事情麻烦了。

洪育鳌同潘应龙代表永历朝廷,哪怕永历朝廷已经覆没,他们也代表明朝。

故二人若不同意和谈,只怕三位老帅那里更加通不过。

牺牲,他当然可以做到。

也愿意为民族牺牲,但若牺牲毫无价值,仅仅就是牺牲,那他是一万个不同意的。

因为牺牲之后,历史不会给他公正评价。

历史是胜利者的历史,不是失败者的历史。

胜利者是不受历史审判的。

失败的被奴役者,除了忍气吞声去接受胜利者灌输的“三观”,什么也做不了。

这就是为何王五前世有太多被奴役者后代为奴役者叫好的原因。

他们所认为的,所学习的历史,其实是胜利者的历史,而不是失败者的历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