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有辫为难民,无辫为顺民(2/4)

所以,劝说张煌言去台湾利用自身影响力左右郑经的决策,才能最大程度发挥这位当世第一人的政治影响力。

郑经之所以后来屡屡犯蠢,除跟其出身“海盗世家”目光不够长远,做事喜欢先考虑自家得失有关,也是与其部下没有帅才有关。

刘国轩、陈永华、冯锡范这三位被称为“台湾三杰”的郑军主要谋臣将领,都不具备优秀的参谋能力。

刘国轩、陈永华二人还稍好些,那个冯锡范就差的多了。

王五依稀记得郑经和耿精忠闹翻原因似是耿精忠手下一個将领想投降郑经,郑经担心接受此人投降会影响同耿精忠的盟约,冯锡范却拼命劝郑经纳了那耿部降将,以此壮大地盘。

结果导致郑、耿分裂,旋即为清军所乘,东南抗清斗争为之失败。

不客气的说,郑氏集团的幕僚们很像倭国昭和时期的参谋,只图眼前利益,不考虑长远。

因而,王五就要力劝张煌言这位有大局观,也有统帅能力更能震得住场子的人前往台湾辅佐郑经。

只是这需要张煌言自愿前往。

在此之前,张尚书同台湾郑家父子合作一直是不愉快的,其领军脱离郑氏于浙江独立作战,也是因为郑经不肯奉鲁监国继统以延明祚,导致永历父子一死,明室再无天子号召天下。

因而现在劝张煌言放下同郑家的“前隙”前往台湾,王五心中也没底。

带着忐忑之心见到张尚书时,这位大明朝的“本兵”正与总兵郭法广、参将魏大龙、参军徐元耕等人吃早饭。

很简单的早饭——一锅鱼虾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