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收复永平(2/3)

夜不收们在全城各大街小巷搜寻,永平府是京师外围的咽喉要地,属于军事重镇,防备趋于完善,若不是如今京军行伍废弛,不习操战,永平不会轻易就被东奴攻陷。

如果阿敏执意死守,辽军想要拿下来,或许还要不小的伤亡。

直到五日之后,各部将帅全都确认,永平附近三十里地界,已经没有任何东奴骑兵存在,何可纲才是率领辽军浩浩荡荡开进永平府城。

在陷落了足有数月后,永平府城上方再度开始飘荡着大明的旗帜。

各部辽军军纪言明,进城后,何可纲即张榜安民,张贴告示晓喻城中百姓与难民,如今官军在畿辅各地收复陷落城镇之事,并且飞马传报督师。

一方面将滦州、永平均复的好消息告知朝廷,一方面索要粮饷及赈灾物资,安顿百姓。

虽然不用作战了,但安顿人口却也是个麻烦的事。

辽军各部开始在永平城中短暂驻扎,规定了巡守的范围,永平城内也开始施行宵禁,白日夜晚街巷到处都有顶盔贯甲的辽兵巡逻。

辽军的骑兵们,也开始在城外各处收复的官寨中驻扎,安排流亡的难民回到村镇中重新定居,并且为防护周全,在永平府下属的各個村镇州县,也都安排了一定的驻军。

一旦抓到寻衅滋事的青皮,打家劫舍的劫匪,辽军的处置手段也很简单,都是咔嚓一刀,在哪抓到的就在哪斩首,处理十分果断迅速。

正因如此,永平府几乎成为了畿辅之地,目前为止最安全的地方,许多流亡百姓听闻,都是携家带口而回,在辽军的保护下重操旧业。

在何可纲的妥善治理下,因为东奴入寇而混乱不堪的永平府境内很快趋于安定。

何可纲即辽军在永平府驻军时,神枢营和团山营的一部分人马,也在李顺祖的带领下一路急行军,赶在萨哈廉之前来到了抚宁境内。

......

“总督,前方便是黄泥洼,现天色尚早,我军当急进至此,于洼后扎营,散播夜不收,打探虚实。如此,便可守株待兔,等那萨哈廉带领的东奴人马了。”

喻宽一手牵着马缰,缓缓前进。

“言之有理,传令全军,加速前进!”

李顺祖用脚靴上的马刺,对坐骑微微催促,一面飞驰向前,一面转头喊道:“蒋勇负责哨探事宜,叫他在大军赶往黄泥洼后,探查附近是否存在敌情。”

不久之后,神枢营及何可纲临时拨给助战的一部分团山营人马,赶到了抚宁县以西的黄泥洼附近,此处地势西低东高,奴骑人马经过需走洼地,非常适合设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