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收复永平(3/3)

选定于此,也是升帐军议后诸路将帅合谋的结果。

要是让李顺祖看着地图自己找,恐怕是发现不了这样一个简直是为设伏量身打造的场地。

这次带兵出战,李顺祖到哪都是打个副手,但也因此学到了很多。

比如不能过分相信历史结果,此前任何细微的变化,一句话,或者是一件事,都有可能对后续发生的某件事造成改变,一味相信历史,最终就是设伏滦河那样的事情发生。

滦河血战后,李顺祖只觉得自己是捡了一条命回来,至今仍在后怕。

好处是,现在李顺祖到哪都有提前几天散播夜不收哨探的习惯,如果不彻底确认前方没有敌情,李顺祖是根本不会再轻敌冒进的。

一次轻敌冒进,损失了一千多名精锐辽军士兵,李顺祖也差点死在战场上。

这样的情况,要彻底杜绝再次发生。

黄泥洼后,神枢营及团山营总计近两万人马,正在扎营。

按照阿敏的情报,萨哈廉带领撤退的正红旗骑兵有一千余人,仅凭神枢营余下这两千多人,就算伏击成功,也不足以扩大战果。

何可纲在接到来自蓟辽督师孙承宗的信件以后,第二天就大气的拨给了神枢营四千多匹战马。

如果是在曾经,四千多匹战马,何可纲是给不出来的。

但是辽军在畿辅之地与东奴血战多场,各部除了损失惨重,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突袭滦州,是连皇太极都没有想到的一手战略博弈,后金军在滦州附近几乎没有设防,囤积了大量的物资,仅在滦州城内,辽军各部就缴获了战马一万两千多匹。

也正因如此,才有了孙承宗拨给神枢营的这四千多匹。

原本几乎都是步卒的神枢营,也因此摇身一变,全员成为骑兵,还都是一人双马的高配版本。

由于神枢营的兵卒,本身就都是在辽军勤王的精锐辽军,各个弓马娴熟,下马他们是可以结阵的步卒,上了马,就成了不输给东奴的精锐铁骑。

除了神枢营两千多骑兵以外,何可纲另外派遣了一万名团山营辽军步卒助战,由一名宁远参将统率,战时全权由李顺祖负责指挥。

李顺祖骑着马,来到黄泥洼后的小坡上,看着眼前缓缓进入洼后的大军,心中踌躇满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