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陛下糊涂(1/1)

“陛下口谕,绣衣都督洛珩布局齐鲁,覆灭白莲教,功大莫焉,当封侯。”“几位,议一议吧。”王潮不阴不阳地扫过众主事,淡淡道。此言一出,齐贤台众人全都一怔。待他们回过神后,面上全都露出了狂喜的神色。什么?白莲教被覆灭了?但下一刻,齐贤台众人面上喜色又为之一滞。给洛珩封侯?不行!这群家伙原本就想着要敲打敲打不听话的洛珩呢。只是因为突奴突然寇边,而没来得及付诸行动。眼下洛珩封侯,必然要经过他们齐贤台同意,他们岂能不借机拿捏?再说了。他们这么做也没错。大楚无军功者不得封爵。而军功又分了上中下三档。开疆拓土者为上。保境戍边,抗击外敌者为中。平息匪乱者为下。白莲教吹得再牛掰,也终究只是匪乱而已。区区匪乱,就要封侯,那不是乱了规矩?“王内监,此事勿提,平息匪乱,不过是下下之功,就算陛下额外开恩,赏个伯爵也就是了。侯爵?想都别想。”“此言大善,太祖训,非大功者不得封侯,洛子玉剿灭白莲妖人,固然是喜色,但若以侯爵酬之,却是不符规矩。”“王潮,莫非是尔等阉竖在蛊惑陛下?否则何以如此荒唐?”“此乱命也,就算是君王之意,吾亦拒绝!”齐贤台众主事纷纷叱喝起王潮。客气一些的,还知道称王潮一声王内监。而不客气的,以及直呼其名,甚至骂出了阉竖这样的词。王潮面色铁青,眼神阴冷了下来。他就知道,齐贤台这些文官必然会反对。只是,文官们反对得如此激烈,却也超出了他的预料。陛下这些年果然太纵容这群目无君上的乱臣贼子了!“陛下就是这么个意思,怎的,莫非尔等还想抗命不成?”“咱家言尽于此,尔等好自为之,哼。”王潮也懒得和齐贤台众人多啰嗦,冷哼一声,拂袖而去。这事有的扯皮。不是三言两语能搞得定的。到最后,就看谁手段更高了。王潮服侍保德帝多年,自然知道齐贤台之所以会反对,压根不是什么祖训之类的。纯粹是皇权和“相权”之争罢了。早些年,王潮跟着保德帝不知道面对过多少次这样的局面。王潮离去后。原本群情激昂的齐贤台众人,突然都静了下来。他们的脸上,也看不到任何愤怒、激动的表情。反而人人皆带着一丝窃喜之色。能入齐贤台的,哪个不是人杰?他们自然知道,洛珩封侯事件,是他们对于皇权的又一次试探。胜则,皇权进一步式微。他们文臣会掌握更多的话语权。败则……不可能会败。如今的保德帝,威望已经跌落至登基以来的谷底。京营大军虽还在掌控中,但不久前的降爵策略,却使得勋贵们愈发与保德帝离心离德。这种情况下,齐贤台众人想不出他们还会怎么失败。念及此,有主事抬首说道。“此事最好还是通知下太师。”众人闻言,纷纷称善。确实,齐贤台主事们虽说也位高权重。但若是没有萧正亮带头,就凭他们几个,多半对抗不了保德帝。太师府,浩气堂。已有七旬的萧正亮,在一名美貌女子搀扶下,颤颤巍巍地坐入椅中。这美貌女子,看年纪不过十五六岁上下,一颦一笑自带股风流袅那之态。她是萧正亮新纳的小妾,原是官宦家千金,因当官的父亲犯事,沦落到教坊司中。萧正亮年龄虽老,心却不老,生平最喜风流韵事。七旬的他,时不时会关注教坊司。但凡教坊司中有姿色出众的妙龄女子,最后十有八九都会成为他的小妾。如今这眼前女子,已是萧正亮的第四十八房小妾。别看萧正亮人老,但在男女之事上瘾头很大。这不,近日他新纳了小妾,贪欢之下伤了点元气,便连续数日告病,在家中休养。此刻萧正亮虽折了老腰,但看到面前女子妖娆身姿,一颗心又渐渐火热起来。他拉过女子,两人贴股而坐,耳鬓厮磨。英雄本色。萧正亮从不否认自己好女色。但他却从不急色。一向自诩风流……老才子的他,对于把妞方面还是很有心得的。仅仅片刻,美貌女子便被他逗得吃吃而笑,眼中满是媚意。这却是,萧正亮用一首艳而不淫的闺房诗,挑逗着怀中女子。怀中美貌女子本就是官宦人家小姐,自幼酷爱诗词。而萧正亮的才华,也不是吹出来的。诗词歌赋信手拈来。若不是彼此年龄相差太大,还真能称得上是良配。但可惜,萧正亮已七旬有余,白发苍苍,虽保养得很好,却终究挡不住时光的流逝,老态已清晰可见。而怀中女子,却肤若凝脂,又娇又嫩。彼此依偎在一起的画面,怎么看怎么违和。“老爷!”门外忽地响起萧府老仆的声音。萧正亮眉头一皱,喝道。“何事?”这会他已经渐渐来了情趣,突然被人打扰,心中自是不爽。老仆并未进房,而是在门外躬身禀道。“齐贤台李主事、张主事、王主事……联袂到访。”听到这话,萧正亮火热的心情瞬间熄灭了下来。他拍了拍怀中女子。“你先下去,待老夫忙完后,再好好怜爱你。”女子应了声,袅袅而去。萧正亮这才轻咳一声,道。“让他们过来吧。”门外老仆闻言,应诺而去。不片刻。齐贤台李、张、王等主事,出现在浩气堂。在给萧正亮见过礼后,众人一一落座。萧正亮淡淡地瞥了他们一眼。“尔等今日为何而来?”萧正亮休养在家的事情,齐贤台众人人尽皆知。但在萧正亮面前,却无人敢笑老太师老当益壮。彼此对视一眼后,李姓主事微微探身,道。“太师,白莲教被洛珩剿灭了,据说自上到下,一网打尽。”“陛下因此大喜,要赐封洛珩侯爵之位……”李主事的话尚未说完,萧正亮老脸上愕然的神色已隐去,取而代之的是愠怒。“陛下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