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战争危机(3/5)

除了保险公司之外,军火商也不认同这是一次“恐怖袭击”。

虽然以“恐怖袭击”为由,美国仍然能够发动一场大规模战争,给世界上最庞大的军火利益集团带来数不尽的好处,但是阿富汗战争与伊拉克战争打了十多年,带给美国的只是严重的经济衰退,而且早已证明,小布什发动伊拉克战争的理由根本站不住脚,民众很难再次接受一场“反恐战争”。

再从大局出发,此时也不是发动“反恐战争”的理想时机。

小布什发动反恐战争的时候,美国刚刚经历了冷战结束后的十年黄金时期,经济飞速发展,前任总统不但偿还了美国在冷战期间欠下的所有国债,还略有结余。也就是说,小布什是拿着明煮党总统打下的经济基础,在国内一片欣欣向荣,绝大部分美国人还在冷战结束后不知所向的情况下,发动了两场战争,把美国推上了全球霸主的宝座,同时也将美国带入了战后最大的衰退期。

诺里斯能够住进白宫,正是得益于糟糕的经济环境。

金融危机已经肆虐了好几年,仍然没有减弱的迹象,全球经济仍然不见起色,由此导致高得吓人的失业率。虽然从经济学上讲,经济危机的本质是社会财富分配不公平,过多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导致社会购买力、也就是消费能力大大降低,生产者获得的劳动报酬无法买回全部产品,社会生产过剩,产品价格下滑,企业没有积极姓,缩小生产规模、裁减员工、降低薪酬,从而进一步削弱了社会购买力,由此产生恶姓循环。但是从根本上讲,经济危机主要就表现在产能过剩、产品大量积压。如果不能消耗掉过剩产品,商品价格就无法达到企业生产所需的底线,也就无法提高企业的积极姓,使企业扩大生产规模,雇佣更多的劳动者,从根本上化解经济危机。

消耗过剩产品,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战争。

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看得出来,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格局与二十世纪的大萧条时期非常类似。

在一九二九年爆发的大萧条中,也先是金融市场发生震荡,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股票指数在一周之内跌去一大半,而且在二十多年后才上涨到大萧条爆发前的水平。股市灾难发生之后,并没立即传递到实体经济上,而是出现了短暂的繁荣,直到一九三三年,实体经济才遇到严重困境。虽然罗斯福推行的新政在一定程度上以投资取代消费,刺激了美国经济,但是真正拯救美国的不是罗斯福,而是六年后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人类历史上规模最为庞大的战争,在六年之内消耗掉了所有剩余物资,而且战后重建需要更多的物资,极大的刺激了企业的生产积极姓。

从这个角度看,发动一场大规模战争,不但能够重振美国的国际威信,还能为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找到出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