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老臣谋国(二)(1/2)

第一部北赵风云第三章老臣谋国(二)

深夜,皎黠浩淼的月光,如宝石般的繁星镶在空中,将整个太子府照出几分光亮。

府内一座凉亭中,太子赵俊依靠着深黑的栏杆,望着璀璨的繁星,竟难以入眠。崔护被斩,与崔氏的矛盾已然不可缓和,大将军崔泰在长安厉兵秣马,其目的若何,当真难以摸透。思来想去,莫若先发制人,起兵讨之,但关键在于,若是无一个正当名义,以皇室之名贸然讨伐大臣,毕竟是师出无名。

忽然,一双冰凉纤细的玉手由身后搂住赵俊,一阵娇滴滴的声音随风飘来:“夜已深,夫君不早些歇息,何事叹气?”

赵俊回过头,其妻李欣茵,北赵国当朝太子妃,乃李裕之女,一头乌黑的长发在其雪白的指间滑动,一双水灵的眼睛如宝石,耀出淡淡黑波。

赵俊顺着夫人的后脊向下抚摸,一把抱住细腰,将她搂在怀中,惹得李欣茵咯咯直笑。赵俊亲吻夫人的脸颊,轻声道:“国事紧急,彻夜难眠,不意搅了夫人好梦!”

李欣茵一双纤纤玉手抚着赵俊脸颊,脸上浮现温婉的笑容:“可是为大将军之事忧虑?”赵俊双眼眯成一条细缝,无奈的点点头。

李欣茵笑道:“夫君可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家父久经沙场,颇有见地,此刻尚在京城,何不唤家父来见?”

夫人之言恰巧点醒了赵俊。岳丈李裕,久经沙场,极富韬略,今晨方与泰山大人商讨,此刻如何却忘了这位神机妙算的“军师”?思及此处,赵俊忙令小厮请李裕来府。

约莫半个时辰,李裕风尘仆仆赶赴府上。只见丈人裹着一件漆黑的貂皮大袍,几乎将硕大的身躯吞噬,浩瀚的月光洒在雪白的胡须上,映射出星星光亮。

赵俊令侍者给李裕呈上酒水,笑道:“月色渐深,叨扰泰山了!”

李裕往日和蔼的笑容已然褪去,忧虑之色漫上脸间:“自宴席散去,大将军便直奔长安,崔氏军马陆续离开京城。”李裕四处扫视,见无旁人,压低语调:“陛下有惊无险,甚幸甚幸!”

赵俊眉间笼上了一层疑惑不解的神情:“泰山大人何出此言?”

李裕轻声道:“太子可知,大将军此次赴宴,所带私兵,士卒不下千人。这几日京城的大街小巷,无不布满崔氏耳目,单是那日宴席,太和殿前后就有不少崔氏军马!”他双眼紧闭,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大将军听得独子被杀,万一在殿上谋逆,陛下岂不性命堪忧?”

听得岳丈之言,赵俊也觉有惊无险,叹息道:“弘德(赵恢)斩杀崔护,实在太过鲁莽!”他亲自给老丈人满上一壶热茶,诚心请教:“崔护被斩,大赵与崔泰必成水火之势,社稷安危在即,不知泰山大人有何妙策?”

李裕拨弄起那一缕雪白的长须,双眸静静的注视着太子:“欲讨崔氏,须得师出有名!”

“何谓师出有名?”赵俊精神抖擞,闪烁出阵阵浩瀚如炬的目光。

李裕捋起粗大宽广的衣袖,几个手指不经意的敲打着桌面:“无端兴兵讨伐,责在朝廷;若是抗旨不尊,责在崔泰!”说到此处,戛然而止。

思绪如潮水般在脑海里翻涌,沉思片刻,赵俊似乎明了许多:“请泰山明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