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6章核心力量(4/5)

虽然说赵云大体上能够确定张合叛变的可能性很低,但既然可以尽量的减少风险,为什么还要冒着风险去做呢?

让张合统御偏军,侧击曹军,不管张合与曹军一方是真的一刀两断,还是有些情感上的藕断丝连,也不管最终能不能成功,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因为从曹纯一开始决定在黑石林扎营,就已经注定了他失败的命运。

重点并不是黑石林的煤炭,也不是其陷阱,而是『天时』,在这样的情况下,曹纯的地利就明显不足了。

在渔阳之地,有燕山作为隔挡,或许还觉得北漠的寒风冰雪不算是什么。当然这也可能是汉代以及汉代之前都较为偏暖的气候所影响,但是赵云从坐上了北域都护开始,就在不断的统计着每年寒冬的寒冷冰雪状况,明白整体上来说气温是下降的,所以一旦大规模的寒风从北面而来的时候,最先受不了的,绝对是营地更偏北的曹军。

此外,在信息方面,赵云和关中的联系显然比曹纯更强更顺畅。

这一点也同样比曹纯更稳。

庞统对于赵云的信任,或者说是骠骑斐潜对于赵云的信赖,激发出了赵云更强的斗志和勇气。再加上信鸽传递了关中无忧的消息,也就使得赵云敢放出手来一战,不用一直等到张合出现。

其实当赵云将曹纯钉在了黑石林的时候,曹纯就已经败落了。

早晚而已。

张合能够破袭黑石林自然是最好,如果不能,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

曹纯如果敢正面进攻,赵云就毫不客气的打回去,如果曹纯分兵偷袭常山,留守在常山的甘风就会让曹军知道,临近补给基地的重装骑兵的战斗力是多么的恐怖……

如果继续发展下去,曹纯不是被张合破袭,就是被天气打败,要么就是因为运粮的线路比赵云更长,消耗更多而失败。

为了弥补这些方面的不足,曹纯也一直试图引诱赵云跳到坑里面,但和曹纯绞尽脑汁想尽办法要以各种谋略来弥补实力上的差距不同,赵云只需要稳住堂堂之兵,就已经是立于不败之地了。

战争史上的绝大多数战斗,都不好看,也不曲折,甚至可以说是憋屈得要死,既没有精彩纷呈的谋略,又没有临场急智的光华,只有毫无波澜的搏杀争斗,胜利和败退。而在这些大多数的不好看的战斗当中展现出来的闪光点,才真正属于军人,而不是依赖于谋士。

曹纯其实并不愚蠢,可以说他从一个中原长大,没有经过多少专业的骑兵训练,家族往上也没有什么骑将的传承的情况下,如今成长为一个值得让赵云堂堂正正的去应对的一名将领,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

只不过曹纯依旧不够强,至少没有赵云那么强而已。

赵云战术安排很简单,他就是用这种方式逼迫曹纯去选择更容易接受,直接能看到结果的战术,而曹纯一旦选择这些战术,就意味着曹纯只能在较差和更差当中选择比较差的那个,就像是曹纯一而再的选择派遣了部队去拦阻赵云……

这些选择没有错,甚至可以说是在当时的情况下最恰当的选择。

壮士断腕的勇气,弃车保帅的决然。

保存实力才能有一战的资本。

因为赵云统御的骑兵并不是普通的骑兵,是当下大汉骑兵当中最为精锐的骑兵,有着足够的经验,有着充裕的后勤,有着坚强有力的统帅,不管是哪一个方面都压倒了曹纯的骑兵,所以如果曹纯上来就和赵云硬拼,根本没有获胜的可能性。

除非胡人真的和曹军配合……

但是胡人心思已经散乱,相互之间默契的想要看汉人互殴,曹纯就被卖了。

于是,在当下赵云正面压迫的情况下,曹纯只能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的割肉保存整体,却因此而使得整体的力量不断被削减,就像是六国割土于秦一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